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修行为何要远离恶友

慧广法师  2016/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师父,为什么我们修行要远离恶友呢?那些恶友,难道不是生了病的孩子吗?也需要我们去帮助啊!请师父慈悲开示。

慧广法师答:我们也可以把“恶友”看成是生了病的孩子,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当你没有足够的智慧时,你对他们的帮助不仅起不了任何作用,还会变成一种无谓的牺牲——因为你很可能会被他们所传染。打个比喻:有人掉进水里,正在呼救,你虽然不会游泳,却仍然跳下水去,想要救他。你的心意确实非常好,但结果将会如何呢?你不仅救不了他,还会跟他一起淹死。同样的,假如你还没有足够的智慧,你的修行也还没稳定的时候,就怀着一颗拯救恶友的心去跟他们混在一起,那么他们的“恶”就会一天一天地熏染你,污染你的心,增长你的贪婪、无知、嗔恨。有一天你突然醒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堕落放纵的人。然而你再想升华,回到一种智慧的状态,却已非常难了,甚至,你已经完全失去了升华的勇气与渴望。为什么呢?心灵的污垢就像是脓包,你挤它的时候,一定会痛,但你任由它在皮肤上肆意生长,却非常容易,只是你要付出健康的代价。这意味着,一个人想要堕落非常容易,堕落起来也相当快,但是一个人想要升华却非常难,他要经历灵魂撕裂般的痛楚,竭尽全力地以善的力量与欲望、无知斗争。一旦善的力量远远小于恶的力量时,他就会像悬崖上失去支撑物的石头一样,非常快地滚落崖底。

有的时候,心与行为是应该分开的——心存善念,但行为上要顺世。所谓顺世,不是叫你被动接受什么东西、屈服于某种游戏的规则,而是说,你要选择一种更恰当、更有效的方法。真正的顺世是一种智慧,而不是一种软弱,其中的度,需要你仔细地揣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定业可免还是不可免

问: 师父,我见佛经上有说定业不可免,为何又要说灭...

可以不善待这个色身,以便早日解脱吗

问: 请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人生既然这么苦,我...

地藏占察忏学习问答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

听经闻法后为什么一下子就忘了

问: 我闻法的时候听得挺认真,但是一出门就忘记了,...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大安法师:如何淡化过重的情执

问: 过重的情执(主要指亲情),目前已是弟子修行的...

一句佛号就能往生,是否就不用持戒修善

问: 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贫贱夫妻

医院收进一位女病人,四十来岁的样子,农村人,蛛网膜...

鹦鹉吞珠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沙门。他穷得一无所有,终日以乞讨...

不贪的人才是宝

春秋时,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献给做官的子罕,...

如何面对当前纠结的婚外恋

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士神色黯然地询问,如何面对当前纠结...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古德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

应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受用

问: 佛弟子应该具备何种参访心态,才能真正受用? 慧...

【推荐】透过佛法的熏习,加强我们的能量

今天是我们中国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说我们即将面临一...

威望与卑贱的因果

你在一个大众团体当中,有没有威信,有没有威望,你的...

只有精神财富才可以真正依赖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学佛或信仰佛教,就意味着要放下...

大安法师:【无我】能适应繁忙竞争的现代社会吗

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济群法师:轮回的起点在我们的心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个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