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

济群法师  2011/1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古德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古代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也喜欢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去教学,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之士。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而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

现代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或实验室,虽然培养出许多专业的人才,但身心健全的却少而又少。他们只会做学问、只会赚钱,但不会做人、不会生活,对人生认识惊人地无知。日本奥-姆真理教的信徒,大多是些高级知识分子;而李--洪--志手下,也不乏高学历者。这也说明了现代教育的失败。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的孩子。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觉得很紧张,一旦回到自然的怀抱,就能体会到放松、自在。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出现。而科学的灵感或修行上的顿悟,也都是是从放松中来。今天的社会红尘滚滚、人心躁动,处于其间,我们名利得失之心会日益增强。回归大自然能使人宁静,使我们的名利之心淡泊下来。

所以,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听闻鸟语花香。可以在水边沉思冥想,在林中独自漫步,在草地沐浴阳光。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学生参加劳动,或踏青郊外,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思考、讨论宇宙人生的问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身边的善知识

善知识是叫人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的善友,是每个人生活...

济群法师:对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人类总是不停地追逐,却不懂得对已经拥有的一切心怀感...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

生漏梵志皈依佛本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位名...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

济群法师:随喜功德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

济群法师《放弃我执》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

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问: 很多人生活优越,为什么仍会悲观? 济群法师答:...

学佛后会不会变得没有进取心呢

问: 学佛会不会让人变得消极,对世俗的功名、地位、...

宁愿做傻瓜

从前有一个禅师叫作无相大师。无相大师给弟子开示的时...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人若不慎思,往往会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则故事。深山里,有两只猛虎,一只叫善牙,...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认识圣严法师

法脉法源 圣严法师同时传承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临济...

星云大师:前世来生,干卿底事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

「无我」的简单解释

无我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指外道所执的实我及凡夫所妄...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福报皆从供养布施而来

供养是积累福报资粮的最主要方法,须知福报皆从供养布...

宏海法师:净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缘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