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印光大师  2019/09/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即是极乐导师。当作偿债之想,懊闷自消。倘生怨尤之心,罪障续起。逆来顺受,始为乐天知命之人。厌此欣彼,方是修净念佛之士。

缅想居士崇信大法,世德相承,固当报享康宁,何缘身膺笃疾。得非弥陀如来观音大士,他心天眼,放大光明,借夫人之幻病,作同人之棒喝,俾于苦海,普拯沉溺耶。敢祈深劝子媳,以及奴仆,外及族党,与诸亲眷,悉令戒杀放生吃素念佛。

则净如之家法,千秋续美。庶熙朝之天爵,万古联芳。如是则只此凄凄之病身,为苦海之舟楫。惶惶之病话,作尘世之津梁。又何待证无生忍,方可入俗利生。登不退地,始堪现身说法也哉。

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教人念佛一声,胜于百年所行七宝布施。但能至心念佛,则病无不愈,冯氏夫人之芳躅(zhuó)可追。教人念佛,则生品最高,荆王夫人之懿范不远。以此祷佛,立见痊愈。请即致力,无或疑贰。

又净如弥陀疏钞撷,言简而精,理深而着,乃净土之要书,实初机之良导。宜熟阅之。并祈有便人来,多带几部,以广净如法施。

 与海盐某夫人书

白话译文:

色身是招苦的根本,厌离是得乐的基础。过去的善因深厚,而现世的善行浓厚,那么多劫的重报,转为现生的轻受。遭遇灾害而能勇猛地修持,那么娑婆世界的痛苦,就成了极乐世界的导师。应当作还债来想,恼恨苦闷自然消除。倘若生起埋怨责怪的心,罪障就相续生起。逆境来了,随顺承受,才是乐天知命的人。厌此娑婆,欣彼极乐,才是修净土念佛的人。

遥想居士崇信佛法,世代美德相承,固然应当是享受健康安宁的果报,为何现在身患重病。莫非是阿弥陀佛、观音大士,用他心通、天眼通,放大光明,借夫人的如幻之病,作同辈人的棒喝之训,在此苦海中,普遍拯救沉溺的众生吗?冒昧地祈望您,好好的劝导儿子媳妇,以及奴婢仆人,外及亲族同乡,与诸位家亲眷属,都令他们要戒杀放生,吃素念佛。

那么净如居士的治家礼法,能够千秋相续美传。使得盛世的官爵,能够万古流芳。如此,那么就这个凄凉的重病之身,作为苦海的舟船。恐惧惊惶病人的话语,作为尘世接引众生的桥梁。又何必等待证到无生法忍,才可以入俗利益众生。登证初地不退地,才堪能现身说法呢?

经典中说: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教人念佛一声,胜过百年所行,七宝布施。只要能至心念佛,那么疾病没有不痊愈的,冯氏夫人的事迹可以追随。教人念佛,则往生的品位最高,荆王夫人的懿行轨范并不遥远。以此来祈祷佛陀,立刻见到疾病痊愈。请即刻竭力去做,不要疑惑不定。

又者,净如居士的《弥陀疏钞撷》,言词简便而精炼,义理深邃而显著,是净土的切要之书,实在是初学人的良导。应该熟读。并祈望有顺路人来的时候,多带几部来,以广结净如居士的法施之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

心跟佛号接触时,会产生两种强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修学者,当我们开始在佛堂中,忆...

念佛为何要记数,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问: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记数呢,记数不是分心了吗...

健康是修出来的不是吃出来的

现在人很讲究营养,或者喜欢吃肉来补充,或者喜欢买营...

宣化上人《新肺炎、欲、愛、情》

各位善知识、各位同学、各位同修,和各位同愿: 我们...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拜佛的养生原理是什么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何由可致?明...

为了健康,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个人没有病的时候,体会不到健康的重要。一旦身体有...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生于清光绪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十月...

如法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

假设我们能如法地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功德呢?看经文:...

佛的「四辩八音」

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

星云大师《恩怨人生》

有人问: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何?告曰:人与人之间,皆...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水的智慧

孔子曰:智者乐水。 智者的智慧当如水之灵活。若藏于...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八个字很重要

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

因缘和合

桂琛禅师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

结果因意念而改变

很多时候,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但往往因为我们自身的...

心中要有阳光

心中有佛,见的都是光明,说的都是善良。心中有魔,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