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印光大师  2014/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果复杂,肉眼凡夫不能明了

来示云,时当末法,彼邪见魔党,往往身泰体健。而正信之士,反致多病多恼。岂非定业使然,有令人太息不置等语。森殊反是。何也。一由宿生定业所使,加之因果复杂,吾人肉眼凡夫,究竟不能明了。

戒贤论师,玄奘法师,宿种现行,善根福德,究为如何。尚须受重病苦,偿清往昔杀业,方得上生兜率内院,次第进修,圆满菩提。吾人业障深重,论正信功行,福德智慧,皆不能望戒,奘诸古德之肩背。况身恶虽少,意恶实多。(此森自述心行,则口过亦仍常犯。每阅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不禁毛骨悚然。)纵有发心,亦难真切。

今则欲依净土横超法门,全仗佛力,带业往生。便感得佛慈加被,俾沉沦三途剧苦之后报重报,转作今生疾病缠绵之现报轻报。庶即此一生,了却百千万劫不易了得之生死大事。正是佛慈摄受,有求必应,感而遂通。(许止净,聂云台二居士之菩提心,与一切实行,森常觉惭愧不及。而二位之病苦缠绵,实远在吾人之上。森经久深思,再以社会人心事实证明,始知作业容易,酬偿实难。方信其二位之病苦,确为重业轻报,而得超凡入圣之殊胜利益也。至邪魔康健,一或现生恶果未熟,宿福所持。二或因其恶心猛厉,天道巧妙,厚其凶德,俾其速入三途。不拘如何,即其将来苦果,吾人亦决不愿承受。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且报应之冥显迟速,实为因果复杂所致。吾人肉眼凡夫,不易辨明,切勿误会。)

深知如此,故虽病魔缠扰,痛苦经年,身虽难受,心实庆快,毫无怨尤嗟叹之意。唯依随缘消业,不造新殃,必期重债轻还,怨家债主,一一宽恕,同遂往生而后已。愚见如是,不知高明以为如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药师宝忏》所说的十六种病与十三种药

《药师宝忏》中列述众生无始以来有十六种病: 1. 贪瞋...

唯有慈悲才可以止息怨恨

世间的怨恨无法止息怨恨,唯有慈悲可以止息怨恨,这是...

积极主动的去行善积德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

要对病人隐瞒病情吗

问: 弟子正在学医,在医院里难免会说谎,对病人及家属...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羡慕他人...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

任性娇养孩子,则与杀其身过无量倍多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

若现生竭诚尽敬,则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原文: 吾常曰,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悉达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祥徐步地到处去寻师访道...

【推荐】婚姻的五面镜子

原则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

遇到事情,先观察自己很重要

觉察的智慧是内观的,跟别人没关系。就是不管你遇到什...

接受忏悔,远离痴暗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

金明法师:庄严人生

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

【推荐】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一个家庭不管老人,都把孩子...

邪淫的种类和过患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上至比丘,对成年女...

乞富不乞贫的须菩提尊者

佛陀弟子中乞富不乞贫的怪人是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又...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