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宏海法师  2020/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凡夫的障怎么就这么重呢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

这里“我等”也就印祖说把自己跟融明大师放在同水平上,并没有说好像傲慢的以师尊的角度来教化一样,就是非常真诚恳切,设身处地说我也如此你也如此咱们都如此。大幸中的幸是什么?得到了人身了,而且还出家为僧,生到了中国,听闻佛法,每天深入经藏智慧如海。都有这样的一种条件具足了。

也就是对融明大师说,你的善根福德因缘已经都没问题了。什么叫善根?我们说善根就是你得了人身呀,福德就是生了中国了,那你得闻佛法也就具足因缘了,这已经都没有问题。可是这个大幸中的不幸是什么?对于了生死的力量不够啊。

所以大家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也正是对我们现在每个人的状况而言的。其实咱们群里边你我他都已经具足了前三者的因缘,但是后一者现在就非常难。

因为既然能够生在中国闻佛法的话,想必在世间的人法中已经属于上品了。可是就出世间的圣人来看的话,依然还在业海中飘荡,这是没得比的。

“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

我们现在最不幸的是什么?业深障重、业障深重啊!自己惭愧,这是要生惭愧心呀。为什么?什么叫做业深?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这业深啊,首先从究竟上来讲,为什么说业力甚大?因为我们起止动念都属于业,一旦有这个业,他就是轮回之因。

往昔所造诸恶业就不必说,往昔所造诸善业也同样如此。只要你有一念没有了却空掉,那么你依然还在轮回。这叫业深。什么叫深?就是说你一卯一环,环环相扣相续相连,你根本就没时间没机会,连个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你拔不出来啊。有时候道理上我们似乎明了了,可是境界来的时候,明知道都是如梦幻泡影,可就是随着它纠结进退,患得患失。

为什么?就是业力牵引。所以佛法的三法印中讲“诸行无常”,就是说一切万法都是无常的。无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都是由业力在做主导推动。你看我们天天背诵的《往生咒》叫《拔一切业障得生净土陀罗尼》,所以说业深业深就是这个意思。

只要我们不能反观自心本来不生不灭,达不到入无生法忍的这个境界,那念念都在造业啊。所以说“业”这种力量大的让我们凡夫真的是毫无办法。有时候大家稍微修的相应一些清净一些,结果马上新一轮的苦果或者乐果吧,又开始开花结果现行了,就这样重重无尽无始无终。

业深了怎么还“障重”?既然有业它就会感果,这就是障碍。大家要知道啊,我们生而为人,肯定要做事情的嘛,那就会有一些经历,我们怎么体会这个“障重”?就是往往你越想做成的事它就成就不了,让你觉得做事太难了,这就是障碍。

如果我们按照世间法讲的你想做的事情成功了,我告诉你,这更是障碍,这就叫“障重”。但凡在三界里打滚,每时每刻前面都是堵你的,这是注定了的。还有你在乎的人,亲人啊,夫妻子女啊,情人眷属等等这些,这都是障。一个一个寻上门来,要么跟你生死相依结伴度日,要么找你的麻烦没完没了,不管冤亲都属于债主,这也属于障。

总之,所有的人和事都在障着我们,所以大家要知道重障就是把我们五花大绑给固定在生死业海中,障的太重了。

甚至我们现在每个人大家都号称学佛人,学佛人有时候障更重啊,修行上的障碍。稍微修的好点儿就会生起的我慢心,就自我设障碍,。或者修的不好,又嫉妒别人好,讥贤谤善说是说非,天天在佛门里把自己的罪业成倍的增长,这都属于所谓的修行障。

法门障也是这样的,我们咬定一个法门了,就一下子有这种教主欲了,强行的要让别人来修,他不是劝修而是勒令修。一旦听人家说修别的法门,就以法谤法相互是非,这是最可怜悯者。或者说佛学知识障,稍微看的书多一点,有时候他发现哎呀这出家人都问一下不如他看得多,那个一下子这种佛学知识飞横跋扈起来了,马上就开始轻慢三宝。

乃至还有见地障,就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的修行路上的风景才是唯一的风景,别人的风景都是错的魔的邪的等等这些。总归呀不管世出世间都会生障,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现状。

我们凡夫还有一个的天然障碍是什么?就是在轮回中陷进去根本不想出来,这实在是一个凡夫想要修行的天然障碍,所以印祖说我们“业深障重”啊。作为一个追求解脱的人,为什么说到“业尽情空”,业就是身,情就是障呀。“业尽情空”了才成功了呀。

所以一个高水平的用功修行者,他能够看住每一个念头他轻易都不动,一动念头就坏了,就造了业就成了障。所以大家要了解印祖这里讲到了“自愧业深障重”,也确确实实是就众生的现实情况来讲,每一个流浪生死的人就这点家当,都一样。

主要的一点就是本质上他发心根本就不愿意断惑呀。他很享受这些烦恼,他觉得轮回之中很舒服呀,爱恨情仇的。所以他说是说理是这么个理,他内心深处根本就没发起来说想要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这个心都没有。所以这样的话就属于无力了。这个无力的这种状态大家扪心想想,一个是根本就不想发力,另一个就是发了力了,太弱,所以就不能够“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虽然说我们修行了,知道发露忏悔,祈祷诸佛菩萨加被护佑,可是我们修行上的这点儿力量和功夫太小了呀!刚刚上了道,勇猛精进一些,甚至还能相续一些,可是业障一旦现前也是束手无策。

你看《楞严经》里面讲那五十中阴魔,破五蕴开始那真正的障碍才出来呀。现在我们的这种障碍,真的是都不算障碍。那么再次一点的几乎就是偶尔的有一些发心,这个心发起来一会或者几天或者半年一载,但是发过了就发挥完了,马上又被些外境给转了,我们自己的力量太小了。所以必然是“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

为什么说“无力断惑”?大家看到了印祖在这里真的用词伏笔埋得非常的到位。“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这是只有净土才能做到的一生成办啊。

所以印祖的前提定调就是给融明大师说,我们现在是赶紧要做这个事,不在轮回中不生染土了,不在这个烦恼海里边,不受这个业力的牵引,没有障碍能够堵的住我们菩提路。这样的情况是我们急需要上道的状态。

所以说前面这么一讲就说明,只有得闻佛说的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才有可能在“业深障重”、又没有力量去断惑证真的情况下,还能够出三界了生脱死。

《文钞·与融明大师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回到心的归宿

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活在烦恼痛苦之中,就是因为我们的...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对来生没有计划,生命就不知道怎么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缘,更要注意未来的因缘,就是...

孩童沉迷游戏乐,成年沉迷贪嗔境

孩童沉迷游戏乐: 未成年的人整天沉迷于游戏,身口意很...

【推荐】正确的临终关怀,应该要提前做

凡修净业者,当成全人之正念,及预为眷属,示其利害。...

焚烧除障草可去除鬼魅吗

问: 焚烧除障草真可以达到除去鬼魅的效果吗? 法藏法...

当修无常想,断尽一切贪爱执着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对诸比丘开...

翠岩禅师《警僧铭》对僧人的告诫

翠岩可真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福州人。曾经参访过慈明...

修行必须要有一颗恒心

释迦世尊在世时,有一位有钱的长者,听闻佛法之后,感...

科技白领忙工作不忘学佛

佛教在线台湾讯 几乎总是踩着夜色踏上回家的路,在台...

一句弥陀赅尽三藏教义

关于佛法的修证,由于众生同俱和佛一样的无陋智性,本...

大安法师:家里多是道教徒,会对往生有障碍吗

问: 原本我和道教颇有渊源,家中多是道教信徒,对我...

小牛救母口吞杀刀 孝心打动屠户养牛到老

能海上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是讲到父母的恩德。同样也...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

为什么要接济他人之急呢

济人之急,就是周济人遇到的急事。前面是讲救人之难,...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佛教法语

1.说柔软语,作慈悲事;行忍辱法,修大乘道。 2.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