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印光大师  2019/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可顿见,不见亦了无所碍。

倘急欲见佛,心念纷飞,欲见佛之念,固结胸襟,便成修行大病。久之,则多生怨家,乘此躁妄情想,现作佛身,企报宿怨。自己心无正见,全体是魔气分,一见便生欢喜。从兹魔入心腑,着魔发狂。虽有活佛,亦末如之何矣。

但能一心,何须预计见佛与否。一心之后,自知臧否。不见固能工夫上进,即见更加息心专修。断无误会之咎,唯有胜进之益。

世间不明理人,稍有修持,便怀越分期望。譬如磨镜,尘垢若尽,决定光明呈露,照天照地。若不致力于磨,而但望发光。全体垢秽,若有光生,乃属妖光,非镜光也。

光恐汝不善用心,或致自失善利,退人信心,是以补书所以耳。永明云: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例其词曰:但期心不乱,不计见不见。知此当能致力于心与佛合之道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凤凰佛教风直播,...

能够信愿念佛是人中芬陀利华

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德行,要...

用妄想造业 得虚妄果报

但是我们为什么经常被妄想缠绕,挥之不去呢?就是我们...

海涛法师:念佛好时机

念佛法,不论男女僧俗,贵贱贤愚,无有一人,不堪念佛...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

弘一大师毕生钻研、探索、整理、流通南山律典籍,处处...

「清珠投于浊水」与「喊破喉咙也枉然」如何理解

问: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

【推荐】念佛还要持戒

一、念佛,体会佛的心愿,就会照戒律去做 (一)以为受持...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古镜未磨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心律法师:给孩子创造一个向善的环境

央视有一档猜猜看栏目,有期节目中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一切境界,唯心所现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婆媳相处之道35忌

(1)不要和婆婆争老公。 (2)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

思维地狱苦,珍惜修学缘

通过学习三恶道苦中的地狱苦,我有两点收获。 一、透过...

你为何后悔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会这样说:真后悔啊如果当初这件事那...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