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印光大师  2016/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切勿舍净土而修其它法门

阁下既看《文钞》,宜依之而行,则决定会得大利益。切勿因读大乘经,或遇宗、教、密等等知识,喜其法门广大深妙,与其开示亲切高妙,遂捨净土而修其它法门,则不至徒有种了生死之因,决难即生得了生死之果矣。何以故?以一切法门,皆须自力修持到业尽情空时,方可了生死。否则,任汝功夫深,见地高,功德大,倘有一丝一毫烦恼未尽,则仍旧仍是轮回中人。

既在轮回中,则从迷入悟者甚少,从迷入迷者甚多,又不知还能遇佛法否?即遇佛法,不遇净土之法,则仍旧出苦无期。仗自力则举世难得一二,仗佛力则万不漏一。净土法门,以自己之信愿持名感佛,佛则以誓愿摄受。譬如乘轮渡海,非己力之所可比也。

然既欲现生了生死,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以此自行,复以此化其父母、兄弟、妻子、乡党、亲戚、朋友,俾彼等同沾法润,同修净业,则自己之功德更大,而其往生为决定无疑矣。倘或貌示慈善,心怀毒恶,则心与佛悖,断难往生。譬如服药,不可与相反之药同服。若同服之,则杀身可得,愈病莫由矣。

今为汝寄书二包,以作自行化他之据。光已七十有一矣,精神不给,勿常来信。有《文钞》、《嘉言录》之主,有余书之助,亦无所欠憾矣。此约真为了生死说。若欲做大通家,则尽世间之书,皆应读之。纵能做得大通家,了生脱死更无望矣。(民国二十年正月十八日)

当今修持,唯净业最为第一。切勿闻禅之奥妙、教之渊深、密之奇特,而为之转移。令如来普度众生之道,因此见异思迁而失之,致自己仍然在此娑婆世界,作生死轮回中人,可悲可痛。必专修净行,即生了办,庶可不虚此生此遇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阿弥陀佛的「诸佛称叹」愿

诸佛称叹愿: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

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费

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

益西彭措堪布:唐译阿弥陀经

这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是唐译《阿弥陀经》。这部...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

修学净土法门要具备诚敬的心态。竭诚尽敬,便能显发明...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

放生的动物被抓就不需放了吗

邵慧圆居士对于放生一事,苦于没有万全之策,写信给大...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以不净观善摄其心,去除贪爱染着

不净观是佛教的一种修持观想行法。众生因为贪爱,于我...

清净心的重要

清净心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是修法时心清净,不修法时...

冷灰灰不冷

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让心放松有两种

让我们的心放松,放松有两种:强迫性的放松,自然性的...

培养无分别心

春天的气候多变化,昨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天却是...

依攀缘心随逐生灭,故得生死流转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敕罗睺罗尊者击钟,以此引导四...

末法时代众生饮苦食毒

《佛说无量寿经》讲到:末法时代的众生饮苦食毒,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