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费

宣化上人  2019/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路费

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行心,这就够了。所以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从无量劫以来到现在,我们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醒了又睡,睡了又醒。

到晚间睡觉,就等于死了一样。白天又醒,醒了就等于生,不过此生死是短暂的;我们一生的寿命在时间上比较长远一点。生死就像睡觉和醒著一样。为什么?

因为我们有时糊涂,有时明白,明白就是生,糊涂就是死。所以这念明白,这一念就活了。这一念糊涂,这一念就死了。这是一个短暂的生死,无论短时间的生死也好,长时间的生死也好,都是在生死轮回中转,浮沉不定。

有时生在富贵之家,有时又生在贫贱之家,有时又去做牛、做马,有时又去做饿鬼畜生,下地狱。这些都是在轮回生死的苦海里飘流不定。因为这个生死循环无竭,没有完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看见众生太过可怜了,所以也就等不了,而不问自说,说出净土的法门。

净土的法门是很容易用功的方便法门,此路很直,只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拿出信心、愿心、行心,这就够了。所以信愿行是往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资粮──三种路费。

第一就要信阿弥陀佛,信极乐世界,信念佛法门能生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要有信心,不要说我未见此事,无有证据,而我无法生信心。只要你有信心,旁的都不要了。然后再发愿,愿意见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愿修念佛法门。

发愿之后,就要照净土念佛的法门去修行,要老老实实念佛,真真实实念佛。念得多了,才能打成一片,一心不乱,得到念佛三昧,那一定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是万苦交煎,万恶充满,互相勾心斗角,没有一个平安的时候。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无烦恼和问题发生。

所以我们要求生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莲华化生,得到不退转的果位。不退转就是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是证的果位不退堕。念不退,是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时时刻刻也不退转。行不退,修行此法门也是不退转。你证得此三不退,将来一定成佛有分。

有了信愿行三资粮,一路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就很容易,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在十方世界若有众生能诚心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此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会来接引他去成佛。

在念佛时,也就是给极乐世界打电报。念一句佛,就打去一个电报;念两句佛,就打去两个电报。天天给阿弥陀佛打电报,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也有雷达,也有收电机。

收电机和雷达是什么?即是七宝池的莲花。你念一句佛,莲花就长大一点,你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莲花就大如车轮,等你在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的一灵佛性,一灵真性,就投到莲花去化生。

等莲花开了,你的佛性亦现出来,故说「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愿意得到上品上生的莲花为父母,花开就见到阿弥陀佛,悟入无生法忍,那时就证到不生不灭,了生脱死。

不退菩萨为伴侣,这时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的朋友和眷属皆是大菩萨为伴侣,天天在一起讲经说法,向前进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求生净土

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曰《无量寿经》、曰《观无量寿佛经...

劝进行者的四种功德利益

你劝勉他人修净土,有个前提,你必须自己有坚定不移的...

【推荐】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两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后仅相差两...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

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

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来自于竺法护与其弟子译于长安敦煌...

宣化上人:吃素的好处

又有人问:吃斋有什么好处? 我说:没有什么好处,是...

劝大家不要再堕胎

我要劝大家不要再堕胎了,你想想,一个生命还未出世,...

《心经》能破三种障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

【推荐】钱是别人的,但消的是自己的福报

这次去普陀山,偶听道慈方丈开示,说到一两黄金四两福...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六十多岁的人该如何修行

问: 我出家十几年,原先是专修净土。但现在又杂修,也...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什么是念佛人的都摄六根

为什么念佛人要都摄六根呢?都摄六根不是都摄那个第一...

修到什么程度才可受菩萨戒

问: 有些学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萨戒,自认为不够...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

明朝奇书《菜根谭》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此书将儒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