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014/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宿生恶习作拉锯战,自觉力、省察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转了。好比在逆流中,掌舵的稍一松手,船就被大水冲荡得不知所向。而印光大师的偈语:“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给修净业的人指出“了生死”的捷径。

求消灾免难,健康长寿和求世间福报,都是学佛的副产品,只要认真持戒、念佛,必定能得到。学佛的目标是真正为了脱生死这件大事,如同海上度船,先要将总目标确定下来,才不会盲目地行驶。修行也是如此,盲目苦行连自利的功能都没有,更妄谈利他的功效。接下来第二句“发菩提心”,谈到利他的愿行,更是大乘学佛人的动力,也是念佛法门的关键。

如果唯求自己往生,不管别人。将念佛法门修成小乘法。阿弥陀佛不为名利,舍己为人,度化众生。巨大的动力来源于菩提心。菩提心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心,也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印光大师对菩提心作了一个譬喻:“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可见,菩提心的威力巨大,所积集的善根福德迅速广大,不是人天小福德可以相比拟。念佛求生净土的愿望背后,实以“上求佛道,见佛闻法;乘愿再来,普度有缘”为终极目标,往生净土好比去深造,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什么叫做多善根?莫过于发菩提心,只要发了菩提心,就超过你历劫修行的功德。”

但作为一个末法时代的生死凡夫,一个自已的生死大事还未办成的人,如何去度化众生,好比自己还沉溺大海中,如何去救他人出脱苦海。因此,净土行人要发广大菩提心,虽行似小乘,而此心深广,念佛回向的范围亦广大。第三,由自利“真为生死”与利他的“发菩提心”结合起来,我们才会“老实念佛”。老实念佛可用下面三条对照:

1、不怀疑:净土法门易行难信,易行指三岁儿童都能念;难信指阿罗汉还不信。因此,我们要信释迦佛决无妄语;信弥陀佛决无虚愿;信那些往生事迹是真人真事。信念佛是因,往生是果。

2、不夹杂:所谓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有人认为提倡“一句佛号,一部经”,是不是不需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呢?其实,“深入经藏”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博览群书”,而是要“解如来真实义”,方能“智慧如海”;修学佛法不同于研究世间学问,要广学多闻,往往一经通,一切经通,佛法是“心地法门”,所谓一句佛号,包括三藏十二部。与世间向外驰求、分门别类的科学完全不同。但上述解释并不排斥博览群经,这与每个人的根性,和各自修学的因缘不同有关,不要误解了祖师的开示。

3、不间断:俗话说“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就是间断。我们要想今生了生死,出轮回,不下番死功夫是不行的。我们的执取妄想的习气很严重,超出我们的想象,更何况凡夫并未悟到真性,若在临终前没有培植一个强大的“念佛往生”的正念,多数只能跟着妄念轮转。要做到“不间断”,刚开始应该制订一个定课,每天必须保证一个念佛的量,好比一个人一日三餐,不可过饱,不可过饥,这就是定时定量,我们在没有养成念佛的习惯前,打妄想从无始劫来是我们凡夫最习惯的事情。

至于行、住、坐、卧,随缘默念,是辅助功夫。四、“求生净土”是了生死,最容易、最可靠的方法,佛说一切法门,都可以了生死。但在修行的难易上,有很大差别。印祖说,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了生死。”有些人说自己本来是佛,何须念佛?心净则国土净,何必再求生净土呢?从理体上,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境由心生,心净土净,关键是凡夫的心清净不了,从事相上讲,凡夫妄想纷飞,与清净的佛相差天渊之别。因此印祖开示说仗佛力往生比下一辈子我们靠自己投生为人还要容易,关键是自己相不相信,愿不愿意。

根据印祖的四句偈,我们确定了“真为生死”的目标,乘上了“求生西方”的弥陀大愿船,加足了“发菩提心”的燃料,接下来就要看我们是否“老实念佛”,在我们无始劫的业力汪洋中,逆水行舟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菩提心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菩提二字,是古...

平常为何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佛教平常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称念南...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画传

一、少年辟佛,醒悟出家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宝王三昧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

凡要出家先应知道,出家所为何事?我适应出家否?我为...

晨起的五大症状透露身体好坏

症状1. 有黑眼圈 警惕:心脏病、肾病 黑眼圈,俗称熊...

空留遗憾又何用

光阴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时间好像永远不够用,匆匆...

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

问: 师父晚上好,我们学佛是为了什么,了脱生死,家...

【推荐】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土豆和萝卜的神奇疗效

导语: 健康的饮食除了要悉心挑选食物,还要注意食物...

送终的方式和禁忌

每个人都有死亡一天,怎么去处理死亡是个大问题。奉行...

懂得低头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一生功绩卓绝,这与他的一...

无常的含义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

破戒还可以忏悔,破了见很不容易挽回

现在大家发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么样去修,形...

心乱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吗

问: 师父,念佛时如何做到心定,静心。心无杂念的境...

一门出了七院士的钱氏家族

一门出了七院士,这在中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救世大悲观世音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 阿弥陀...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