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净界法师  2019/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个,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

那么我们遇到临命终人,第一个就是开导安慰。一般的临命终的人,除非是大修行人,他经常保持正念,所以他临终也就保持正念,他根本就没有障碍,开不开导对他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正常的凡夫,特别是居士,到临命终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心有千千结,特别是那一种突然死亡的。

就是你这个人已经生病生很久了,有心理准备了;那么你如果遇到这种突然间意外死亡的人,他根本没有死亡的准备,他平常没有念死无常,那么这个时候他心中的障碍就很大了,他内心的那个心不甘、情不愿的,那个执着啊,就会障碍他的善念。

这种人即使他一生当中积集多大的善业,那个善业都不能起现行,因为那个执着太重。所以第一件事情先破障、开导。

那么当然开导有两个主题,开导一个临命终的人有两点:第一个,有所破坏,先破恶;然后有所建设。一开始先告诉他,就是所谓的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毁灭,就是你应该要面临一个来生,就像一个人脱掉一件旧的衣服,换上新的衣服,让他不要对死亡产生恐惧。

而且一定要让他放下娑婆世界一切的人事的因缘,这些都是如梦如幻,你根本带不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定要开导他能够让他对现前的因缘都放下。第二个,放下以后,那你说我应该云何应住?我应该心放在什么处所?这个时候我们再介绍净土的功德,让他产生归依。

当然那么如果说这个人是非佛教徒,譬如说你遇到基督教徒,那你叫他往生净土,他就有困难,那你也可以劝他忆念耶稣基督的圣号,往生天界也可以。

也就是说,起码你让他生起善念。比如说他根本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于对宗教是排斥的,那你短时间,临命终的时候,要让他学习就很困难的。那你就问他的家人说,诶,你看这个人他一生当中,有没有做过特别的善业?先把他亲属调查一下。

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处所做过一个很重大的善业。那么你临终就开导说:你记得吗?你在什么时候去孤儿院做了什么什么善事?你这个时候要不断地让他忆念他这个善事,因为他的心去忆念善事的时候,他就会生起善念。

那么当然如果这个人是修净土的,那最好,那你就直接开导净土法门。就是让他生起善念,那最好是能够生起净念——忆念佛陀的念头。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刚开始去的时候,先破除他心中的挂碍,那么把他心中执着的地方,把它放下,然后让他提起一种对弥陀的归依。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那么当他心中放下以后,这个时候就把佛号提起来。这个开示也不要太久,因为开示只是一个前方便,这个障碍扫除以后,就让他把佛号提起来。

那么念佛的时候有几点要注意的。这个法器的选择,印光大师说要用引罄,不要用木鱼。因为这个木鱼的声音浑浊,很容易让他昏睡过去,要敲这个引罄。那速度不要太快,因为不是你要念而是他要念,因为这个临命终的人他的心力比较微弱。

第三点,你不要念六字的,要念四字的。念六字的,他根本没办法忆念。要念四字的佛号。第四点,一个人断气以后,从断气开始算起,断气以后念八个小时。

如果说你这个念一念、念一念……,你觉得他这个人相貌越念越安祥,那表示他的心念已经被你带动起来,他的心念已经随顺佛号而转;你要是看他念了半天,相貌都没有变,样子就是很可怕的样子,那就是他心中的结没有解开。你念你的,他打他的妄想。

这个时候煞板,就开示。因为他根本没有办法随顺你的佛号而转。你念你的佛号,他打他的妄想,那表示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他心中有挂碍。这个时候煞板,就重新开示。最好是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什么,你知道他心中的障碍在哪里,最好,要不然你就要去Try(尝试)。

总之你一定要让他心中的结解开来。这个时候他心胸打开,他就会随顺佛号来转,那么佛的功德就能够加持进去。你把这个门关起来,太阳照不进去啊!佛陀的心是平等地去关照一切念佛众生,问题是你得把门打开来,你自己要把自己的障碍破除掉。

所以到底我们应该是开导或者念佛啊,你就是看因缘办事。如果他已经念得很好,就不要开示了,这个人善根强,你讲几句话他就够了。所以我说实在话,你平常经常听闻佛法的人占了便宜,因为你善根强,别人讲几句话,你就容易生起正念。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开导、安慰跟换班念佛,这两个要兼带地来调配。那么这两个,一个是偏重在一种观照,一个是调伏,观照跟调伏。

第三个是破障,切忌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这个很重要。你在往生者断气后八个小时,不要去搬动他,不要换衣服,不要急着去洗身换衣,这些都不是重点。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哭泣的问题。平常跟这个亡者太过亲密的人要离开。

就是这个老人家看到这个小孩子就特别欢喜,这个小孩子不能在他的旁边。平常跟这个亡者特别有恶因缘的冤家,也要离开。他一看到你就生气的,这个人也要离开,是这样子没有错的。就是太好、太坏的人都要离开,因为他的心经不起刺激了。

那么就是说,这个时候要让他保持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如果不能念佛、念法、念僧,起码忆念善业,让他安祥地来渡过最后这一条路,让他安祥地面临来生,这个就是我们要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问: 带业往生,只能带宿业吗? 大安法师答: 带业往...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

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加持,但不能改变你的思想

诸位!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

往生的关键在你的心理素质

这一点当然古人讲了很多,就是说,要往生你必须感应道...

莲宗四祖法照大师画传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自古以来,世上的百岁高僧很多。其中有三位老和尚,两...

临命终时无障碍该安立呢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强调,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为...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这样你修一年,就超过人家修十年的功德

学佛人要自利利他,要发心度人。你度一个人学佛,承此...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碰到这些人,应当在财施中加上法施

当你布施的时候,如果碰到这些人(盲聋喑哑)了,你要...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真正修行的人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听经闻法要防止三种过失

现在很多人虽然皈依佛门很久了,但有的法没有很好地听...

手淫导致身体衰颓的一些信号

手淫无害论当下极度盛行,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其严重!关...

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这样还是持名念佛吗

问: 如果是以念头为一根线,贯穿佛号。那么还是持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