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印光大师  2018/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本。

虽在昏迷倒惑具缚凡夫之地,直下与三世诸佛,敌体相同,了无有异。故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以诸佛究竟证得,故其功德力用,彻底全彰。凡夫全体迷背,反承此功德力用之力,于六尘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

因惑造业,因业感苦。惑业苦三,互相引发。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经尘点劫,长受轮回。

纵欲出离,末由也已。喻如暗室触宝,不但不得受用,反致被彼损伤。迷心逐境,背觉合尘,亦复如是。

归心堂跋

白话:

这个真心,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十方,灵通三世,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根本。

虽然在昏迷颠倒烦惑,具足系缚的凡夫之地,当下与三世诸佛,平等相同,没有差异。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因为诸佛究竟证得,所以真心的功德力用,彻底全体彰显。凡夫全体迷失背离真心,反而承着这真心的功德力用的力量,对六尘外境,生起贪瞋痴三毒,造作杀盗淫三业。

因有烦惑,造作罪业,因造罪业而感得苦报。惑、业、苦三道,互相引起发生。因因果果,相续不断。经过尘点劫,恒受轮回生死之苦。

纵然想要出离,也没有路途。譬如在暗室中触摸到珍宝,不但不能得到珍宝的受用,反而被珍宝所损伤。众生迷失真心,追逐尘境,背离觉性,合于六尘,也是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嗔心嫉妒转生为大蟒蛇

因为无明愚痴所蔽,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如此脆...

养生应先养心

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它提...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

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

喝腊八粥的因缘

今日诸位啜腊八粥,是何等因缘?须知即是庆祝佛成道的...

印光大师:念佛方法问答

问:专修持名,愿得念佛三昧,期生净土,云何用功?...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

修行人应如何看待所见境界

接手书,知日诵精勤,欣慰无似。所言黑影,非佛菩萨之...

苏东坡亲近四位高僧的故事

东坡居士悟道因缘 内翰东坡居士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

禅者的心境

唐朝时,有位名叫懒残的禅者,修行造诣极高,遐尔闻名...

从点滴处注意节俭惜福

我们一定要学会爱惜五谷粮食,浪费粮食是暴殄天物,是...

如盲执烛

在拘?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

心想事成也是需要不少条件的

我们常听到心想事成的祝愿,如果你仅仅把它作为祝福语...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明学长老:恪守印祖规约,道风远播中外

灵岩山能够像今天这样道风很好,主要是根据印光法师定...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