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如盲执烛

2010/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拘睒尼国的美音精舍,佛陀正为四众弟子广说大法。有一个老梵志,整天高举着火把在城市中行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大白天拿着火把走路呢?”

老梵志答道:“世间的人没有一个不愚蠢,他们长着眼睛,却看不见东西,所以我用火把为他们照明。”

原来,这位老梵志自认为知识广博,天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骄傲自大,到处找人辩论,却也无人敢向他挑战。

佛陀知道后,有心度化他,于是故意在路上和他相遇,问他:“大白天为什么举着火把满街跑?”

老梵志说:“因为世人处于黑暗中,昼夜都看不见光明,所以我拿着火把为他们照明。”

佛陀又问梵志:“经典中有“四明”的说法,你知道吗?”

“什么叫“四明”,我没听说过。”老梵志惊讶的回答。

佛陀说:“所谓四明,就是:一、通晓天文、地理,理解春夏秋冬四时运行的道理;二、通晓日月星辰与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的关系;三、通晓治国为政的方法,明了安邦攘外的大计;四、明晓军事,熟悉指挥作战的方法,能防卫巩固国土,使不丧失。你是一个修道人,知道有这四明法吗?”

老梵志因为从来没听说过四明的道理,深觉惭愧,便丢了火炬,向佛陀合掌。佛陀知道他已有忏悔之心,便以梵音为他说了一首偈语:

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

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稍具有一些知识,就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这就如同瞎子手执灯烛,只照别人,自己却看不到光。

佛陀说了偈语之后,告诉老梵志:“世间上恐怕没有人比你更愚痴。你白天拿着火炬,走在街上,如你所知,这种奇异的行为,不正如尘土一样,没有人理会吗?”

老梵志此时更是惭愧得无地自容,即刻跪下顶礼佛陀,虔敬的恳求佛陀收他为弟子,并一改过去傲慢自大的态度。

佛陀教我们要自灯明,法灯明,就是要我们明白佛法,以般若的慧炬来照亮自己的无明,而不是自大憍慢,挑剔别人的缺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傲慢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

福报与相貌都很差,如何克服卑怯的烦恼

问: 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如何面对无明

一、无明的危害 《大乘阿毗达摩》与小乘《俱舍论》中,...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韦驮菩萨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来到普陀山,不管每一座寺院...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

慢心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骄傲,也是根本烦恼的重要组成...

十二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大家要了解一下,这是佛法的常识。它阐释三...

一念之差,人生的结局决然不同

【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要克服这些惯性、习性...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圣严法师《活出老年新生命》

随着高龄化社会的来临,突显了老年人的社会问题。不论...

星云大师《关于管理的问题》

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各位护法信徒,大家晚安!阿弥陀...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出家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

问: 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

人生八苦

无量劫以来,我们一念无明,迷惑颠倒,造诸恶业,轮转...

隋代高僧道绰大师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祖师叫道绰大师。道绰大师呢,跟昙鸾...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业力大如须弥山,那该如何忏悔

都说众生的业力大如须弥山。须弥山是很大,说是多少多...

慧律法师《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