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2012/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其师五祖法演曾谓之曰:“住持此院,也就是给你自己的劝诫。”其师所指也就是“法演四戒”, 分别有以下四点:

一是福不可受尽。

二是势不可使尽。

三是好话不可说尽。

四是规矩不可行尽。

获此戒的佛果圜悟禅师获得上乘的智慧,成为宋朝的大禅师。

法演四戒给了我们人生中很好的启发。

我们经常会过于沉溺在上天赐给我们的幸福中,但如果你不知道爱惜的话,这个幸福的源泉就会逐渐枯渴,同时,为你带来幸福的“缘丝”也会为之断绝。

人很容易顺着时势去做一些事情,但这正是危机。若能懂“功成名就,身退,天之道”的哲理,便能使危机变转机,就不会使势行尽了。

不论怎么样的好话,如果过于详细地解说净尽,则其味必减半,会给人一种平易的肤浅感。

昔日的佛陀在森林中枯坐六年,以及当时见到的印度苦行外道的苦行情况,终不能证道。所以佛陀见其弊,终不从,后来才在菩提树下悟道、证道。后为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度化无数众生,是深知“规矩不可行尽”的大智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达照法师:三业修行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

究竟什么是幸福

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已不会再为温饱问题担心了,过着前...

修行要回光返照,不向外驰求

你拿一个球往墙上打,它也就弹回来,那就是股回力。菩...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

问: 修行是否应做到绝情、绝法、绝交? 济群法师答:...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洗手间里的宴会

女佣住在主人家附近,独自带一个四岁的男孩。主人也曾...

高僧斩断最后贪念逃过一劫

学佛,就是学得我们的心定,要发大心,立大愿,这必定...

紫柏大师的念佛方法

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 合眼睡时便忘...

随处皆妙药

当今社会风气浮动不安,问题皆出在「人心」,「身病好...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增长业与不增长业

我们看到业果的相续跟不相续的两种因缘,接下来我们来...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养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宿生为牛,食已转哨,故受此名。...

首愚法师关于修行的开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应的法门很不容易,...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山鼠与狸猫

佛陀住世时,带领为数众多的比丘共同学法修行。某天早...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陪病人念佛的经验

以前我在医院当医生,发现很多的患者,不能够接受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