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大安法师  2013/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利钝诸根众生悉皆度脱。通途法门中,高妙之法则下根机众生高不可仰,如释尊于逝多林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彼时上德声闻,诸如舍利弗、大目犍连等如盲如聋,杜绝视听。

另有浅近之法则不被上根行人,如《维摩诘经》,有二比丘犯根本戒,发露忏悔,优波离尊者依据戒律条文定罪。二比丘疑心不释,维摩诘大士言:不应以常法扰乱其心,更增二比丘罪。应以实相忏法,直谈罪性本空,不在内外中间等。喻如萤光不能破暗而反增益漆黑。唯此念佛法门巧被诸根,上至等觉菩萨,下及悠悠凡夫,悉皆平等圆摄。

一句名号如万病总治之阿伽陀药,悉皆对治众生无量烦恼;又如巨冶熔炉,陶铸万物,各成其器。喻示只要信愿持名,随念佛人的根基大小与行持深浅,可获九品往生,皆得不退转位。念佛法门喻如天覆地载,兼容并育一切万物,至极慈悲,无有选择,所以称为普门法门。

念佛捷径法门在修行下手处,表现有三:

其一,由有念得入无念。真心之中,本无妄念,念起即乖违真心。而众生无始劫来,妄想惯习,不容易立即遣除。初始修心,勉强遏制遣除,欲令妄念空寂,殊不知扬汤止沸,妄念益显动转。纵然粗念暂时止息,细念犹然存在。即居凡夫之地,未能绝思虑、忘境缘,亦可即境缘思虑而作修进。是故以念还攻于念,念一佛名,换彼百千万亿之妄想杂念,用兵止兵。妄想之念能害我法身,伤我慧命,此是毒是兵;念佛之念,念念生灭,未与般若空慧相应,此亦是毒是兵。然非念佛之毒,不能攻妄想之毒;非念佛之兵,不能制妄想之兵。虽同一妄想,有专杂净秽之差别。喻如病体痊愈时,即名健体;乱民戡定后,便是良民。以念佛心开佛知见,入无生忍,彰显持名念佛之方便善巧。

其二,因往生而实悟无生。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巧入无生。按通途教理行证而论,圆教初住为初得无生法忍。直至八地离一切心意识(心即第八识阿赖耶,意即第七末那识,识即第六分别识),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始名真得无生法忍。故知无生法忍,圣贤尚且难以臻入,何况凡夫?今专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生彼国已,华开见佛,始了本心,本自不生。所谓炽然求生,而不乖于无生之理;终日生而未尝生,乃所以为真无生。入有(妙境界相)得空(第一义谛),往生属凡夫份上事;而因往生契入无生,是为即凡成圣。就路还家,潜超密度,难思难议。念佛往生,由秽土迁入净土,倏尔转移,如小吏平地升迁,白衣骤然富贵。六字洪名,诚为通玄秘诀,换骨神丹。

其三,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通途法门,靠自力断惑证真,万里迢遥,名难行道;念佛法门,仰仗佛力,带业往生,扬帆顺水,属易行道,称为径路。依门余八万四千法门修道,名竖出三界;信愿持名仗佛愿力加持往生净土,名横出三界。八万四千余门之比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可谓疾迅便捷。于实相、观像、观想与持名四种念佛中,唯持名一法,简要便捷。但能净念相继,便得往生,花开见佛。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一心念佛,佛的相好光明,西方净境乃至实相真如,便在里许。证知念佛为修行径路,而持名又是念佛中的径路。持名念佛,以至诚心念佛为能感,以阿弥陀佛大悲威神愿力为所应,感应道交,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寂然不动,繁兴妙用,非心性之极致,名号之妙德,何能神妙如是。鹤冲鹏举,骥骤龙飞。持名念佛一法,可谓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径中径又径,实彰诸佛彻底之悲智,吾人当顶戴受持。

综上所述,净土法门乃释迦弥陀两土世尊至极悲智之结晶。阿弥陀佛十劫以来,时时企盼吾人求生净土,犹如慈母倚门望子,恒时垂手深渊,接引念佛众生,无有间断。然吾辈凡夫永劫以来,舍父远逝,于无休止的轮转中,入苦趣,似蝇蛆饱餐于茅厕;赴死门,如牛羊被拖至屠场,无救无归,可悲可痛。阿弥陀佛见到我等众生备受如是剧苦,以悲心切愿,长劫随形六道,平等施以教化,循循善诱,导引吾辈投归弥陀愿海。

吾人羁旅异乡,忽闻慈母亲切的呼唤,该是如何悸动心魄呀!吾人今生幸遇净土殊胜妙法,而乃漠然不顾,因循苟且,上辜佛化,下负己灵,实乃悖逆之子。吾辈伶仃游子,理应回应慈母的呼唤,思归极乐故乡,尽形寿惟此为大,如是庶可慰藉弥陀慈母之愿心,最终成就光寿交融之自佛。以上拈示五点,用显净宗教起所因之大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之外是否可兼持经咒

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

从心底至诚恳切念佛,才能感佛相应

我们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们要发长远心、精进...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念佛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么

问: 阿弥陀佛!请问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的...

人生怎样活才有意义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净宗法门:一个特别的法门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净土法门。此处所说的方便,是...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大安法师: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灵世界

《大乘起信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我们...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郁伽长者所问经(白话浅释)

在印度舍卫国的大城里,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长者,名叫郁...

观心无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非常复杂的,我们的心在哪里,...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星云大师《为自我信心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请您垂听一个胆怯的声音,在您的座...

【推荐】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关于佛教世俗化倾向的思考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使中国社会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

谈年轻人的创业

受到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观念的影响,很多年...

净土宗祖师对戒律是非常重视的

净土宗祖师们传承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 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