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梁文道  2012/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有过这种经验:一件起初看来会让自己开心的事,最后却反而让自己痛苦。比方现在大家都在热议ipad和phone4,假设我想我也可以拥有一件,必定会很快乐。于是我高高兴兴地跑去排队购买,结果排队时被人插队,踩到脚,日晒雨淋,终于轮到我了,却卖完了。我可能因此变得很生气、很愤怒,原本想要悦己的事,结果变成虐己。

我还认识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得很难过,总是记得十年前某某人欺骗他伤害他,或是某些童年阴影让他很不快乐。其实他仇恨的那些人,有的说不定早就不在人间了,剩下的也早就不再来往,发生的事早都变成历史。真正让这些事过不去的,其实是这个人自己放不下。这时这个“自己”就变成封锁自己的牢笼,他被关在那些难过的记忆里面,太在乎自己要求的正义没有获得,补偿没有实现,他想用怨恨来补偿快乐,却离快乐越来越远。

你看,我们变得和追求快乐的目的背道而驰,往往是因为没搞清楚,那个想要取悦的“自己”究竟是谁?他是哪些部分构成?或是糊里糊涂把父母、老师、朋友,甚至大众传媒告诉你的需要,不假思索地当成自己的需要;或是固执地认为应该坚守一个理论上不应该改变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我”的囚徒。

所以我常觉得,放弃“自己”这个概念时,说不定会快乐得多,轻松得多。

和“自己”保持距离,才能找到你自己

我们常常要透过别人这面镜子,才能了解自己。但既然是镜子,就有可能变形或扭曲。这时,我们要靠自己敏锐的感觉看清楚自己。每当你觉得快乐或不快乐、满足或不满足时,你都清楚地跳出来看一下自己,这时被刺激被满足的究竟是什么?我需要这样的满足吗?人的确很难认清自己。唯有常常问自己问题,离自己有点距离,你才能清楚看到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是什么。

拿最近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来说吧。上个月,我到北京工作,刚到第一天,正在准备第二天一场千人的盛大活动,家人忽然来电话告诉我,我从上大学起养了17年的猫,小吉,忽然死了。那一刻,我脑中一片空白,毫无意识地猛然站起来。小吉像我的女儿一样,跟我很亲,从小就会爬到我的毯子上来睡,我一直看着她长大。

我连着好几天都摆脱不了那种空白,不可抑制地想象她最后倒在地上的那一刻。她可能拼尽力气地发出最后的哀鸣?抑或疲惫已极地沉沉睡去?生命究竟是什么?那具躺卧的躯体分明就有小吉的样子,但它比起之前还爬得起来的活物到底少了些什么,或者多了什么呢?

我很难过,就像失去一位亲人,慢慢地,我开始思考,我究竟在为什么难过?也许我难过的只是从此失去某种习惯:比方我以后再也不能回到家的时候,用一种特有的声调呼唤她的名字,期待她的出现;晚上睡觉时,也再不能期待她跳到我的枕头上,用她的小脑袋顶我的头;没办法再在我的衣服上找到她的毛……这些东西我知道以后不会再有了。

我发现,难过的其实并不是失去这个伴侣,而是失去了我自己身上的某种习惯。为有什么事情你从此不会再做了而难过,就是一种很强烈的执着会让你不快乐。

快乐不快乐,都是背后有一只手在推你

我们常常会为失去的东西难过,但最好玩的是,东西还没到手,我们往往就已经开始担心会失去它。其实你没得到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你的;失去的东西也不是你的。用佛语讲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像我的猫她离开了,她就不再是我的了;我未来会得到什么,她也还不是我的,我干嘛那么揪心她?

人最痛苦,好像都在为“已失去”和“未得到”纠结。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对现代人来说,爱情也常常是喜忧参半。我们听过太多女人为男人而心碎的故事,也听过太多男人为什么会花心、好色的理由,甚至有人对此提出生物学理论,但我想说的是:人并不是自然的囚徒,人有能力摆脱本能的束缚。我们今天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来自对自然本能的约束和否定。

我承认,在花心这个问题上,男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有客观理论支持,但这些都不表示可以成为一个借口或必须发生的事。在爱情世界里,男人对女人的误解,女人对男人迷思,也许的确有很多客观事实依据,但我相信,都是有能力去改变这些东西的。

在爱情中,往往越没有自己,越快乐。太强调对自己的满足,是欲,不是爱。欲望这个东西可怕在,它永远满足不了。好比买车,有了劳斯莱斯,还希望有布加迪,还需要纯个人订造;搭飞机,搭头等舱,不如买私人飞机……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永远无法满足。在爱情里也是这样,如果你总想满足自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终极满足。当你越能放下自己,投入象冒险一样的过程里面,你才开始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前有一个叫化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

快乐和财富是啥关系?

现代的都市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工作,学习,交流,聚...

圣严法师:苦与乐只是主观的感受

行菩萨道的人,心中没有任何度众生的念头,也不计较自...

星云大师最后的嘱咐

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等于季节有春夏秋冬的循环,物质...

知足的人总是微笑面对生活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

以舍为得,妙用无穷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如何化解夫妻间的矛盾

夫妻在一起生活一辈子,难免有磕碰,俗话说,舌头还有...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么叫杀呢?断有情命,以嗔恨之心,来断绝有情众生的...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静水流深,深水无声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航海家华尔特雷利曾经写...

修平等心,去除贫富贵贱之分别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人,诸位吉祥。今...

慧律法师《六祖坛经第二品随缘开示》

我们上一次谈的是生死的问题,今天我们讲的是《六祖坛...

以今生之苦海,渡涅般之舟

苦难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时代。知苦识苦,...

心态重于环境

每天上午的同样时间,一位富翁都会乘车经过一个公园。...

法施比财施的功德还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为了求解脱,求解脱是为了自...

圣严法师《智慧100》

第一篇 智慧之眼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已明智慧增...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这种人最终是不会富裕的

一般来讲,从事杀生的人每次的收入都很多,但这些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