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憨山大师  2019/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

出家人,先须要知,出家割爱辞亲,本为求出生死。若为生死大事,要知世间一切诸法,皆是苦本,身是苦聚,必要发心修行。

求出苦之道,先须看破现在身心境界。当观此身,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形。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如此看破,则不为此身谋求种种受用之乐。

次要看破现前见闻知觉,全是妄想用事,总非真心。以此妄心,造种种业,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即此一念,便是生死苦本,切不可随他妄想流转。

日用密密观察,妄想起处,就要看破,当下消灭。切不可随他相续,攀缘往而不返。

若观察不定,无巴鼻时,但将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紧紧抱定,念念不忘。有此话头作主,但见妄想起处,即提起佛来,是为正念现前,则妄念不待遣而自消矣。

如此二六时中,密密用心,唯此一念为主,其余一切妄想皆为客。客主若分,久久纯熟,则妄想自消,真心自显矣。

禅人若果有志为生死大事,但以此一念为真。其余世间种种伎俩,作诗写字,乃至攀缘、交游、放浪,皆是颠倒痴迷之事也。

若不慕实行,专事虚浮,纵放六情,游谈无根,空丧光阴,不唯虚生浪死,抑恐恶业难逃,千生百劫,无出头时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

星云大师《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长乐先生:禅宗有首偈语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

知道前生是出家人,何不恢复出家人的事业

印祖在《文钞》中说,在苏州有一位吴引之先生,是晚清...

修行,是从「修不行」开始的

修行,其实是从修不行开始的。各位在炎热的夏天里还来...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受持五戒的利益和意义

五戒的受持 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

弘一大师《佛法十疑略释》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

【推荐】宝宝吃素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

宝宝吃素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是孩子父母最关心、最...

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如何让孩子戒掉手机瘾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很迷恋手机,时常拿爸爸...

供养沙门狗得餐,转生王女见心欢

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

达照法师:弹簧人的故事

诸位有没有听说弹簧人的故事啊?有一个弹簧人,他的身...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

怀孕妈妈的胎教之法

历来古今贤圣之人,都是由于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只要沾了佛法边,将来一定成佛

一切众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内部极卑鄙、极低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