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人生躲不开的十个面对

2013/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面对欺诈

遇到太像“人”的人--即俗话所说“人五人六”的那些人--就要注意防止上当受骗了,因为骗子往往是一些“貌则人,其心则禽兽”的伪君子。骗子是最好对付的,因为存在一个规律:永远是骗子找你,而不是你找骗子。骗子找你--无论是推销还是奉送什么--你不理采他就是了。正像古老的童话故事所说的那样,小兔儿不开门,大灰狼无可奈何。

2、面对威胁

面对威胁,最需要的是冷静与机智。应该清楚:被歹徒威胁,你固然恐惧,歹徒更恐惧;你固然紧张,歹徒更紧张。在心理上,永远是受害者一方占优势。巧妙地利用这一优势,冷静机智地加以应对,也许会摆脱险境。一旦你比歹徒还恐惧,比歹徒还紧张,那就离祸不远了。

3、面对骚扰

时下流行“性骚扰”,其实骚扰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客人赖在你家不走;亲戚朋友找你借钱,这同样是一种骚扰。面对诸如此类的骚扰,除了直接摆脱,别无良策。碍于面子采取间接摆脱--无论多么巧妙--都是不可取的。因为间接摆脱,有效期很短,直接摆脱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4、面对高傲

如果你恨一个不可救药的高傲者,想予以回击,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设法让他更高傲些,促其早些衰败。这个原理,几百年前的古人就阐释过了:“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衰后罪孽,都是盛时造的。故持盈履满,君子犹兢兢焉”(《菜根谭·呻吟语》)。作如是观,高傲者的狂傲不敬,伤害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你何不洗耳恭听,拭目以待呢?

5、面对吹牛

吹牛是国民劣根性之一种。无论是谁,时时都有可能遇到吹家。吹牛是心理发泄的一种方式,朋友大吹大侃,你不妨装熊,以成人之美。但是,需知,吹牛可不是心理发泄的正常手段。与其出此下策,还不如骂一句娘或摔个杯子什么的。因为吹牛无法一人为之,必须找一个听家,谁愿意当听家呢?

6、面对自私

“自私”特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人。这种人不接受“黄金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不讲德则。遇到这种人最棘手,纵容也不是,以牙还牙也不是。剩下的只有“躲”这样一条路可走了,不与这种人共事,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7、面对冷漠

人们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冷漠,但往往喜欢把冷漠送给别人,强制别人接受这个面目可憎的礼物。当这个礼物送到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坦然接受它,但千万不要像传彩球那样把它再传到别人那里。让它传到你那里戛然而止,这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做的人多了,冷漠就少了。

8、面对偏激

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遇到过一个偏激者,那说明你的生活缺乏色彩;如果你一辈子也没有偏激过一次,说明你的生活缺乏激情。鲁迅是个偏激者,有些地方偏激得可爱,但他远比平平和和的和事佬有价值些。问题是,还有另一类毫无价值的盲目偏激,遇到这类人,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面对无知

无知分为两种:善无知与恶无知。“夏虫不知冷冰”即属于前者,夏虫活不到冬季,不知冷冰无可厚非。明知而装不知道、该知而故意不知,这是恶无知。恶无知是通往错误与罪恶的桥梁。面对恶无知者,不能和他们一起跨上罪恶之桥,他们非要上桥只好与他们决裂,哪怕曾经是朋友。恶无知以无良知、无道德最可怕。拉欠莱说:“学术无良知就是灵魂的毁灭,政治无道德就是社会的毁灭”,诚哉斯言。

10、面对无理

不讲道理,耍混耍无赖,其实质是否认业已公认的准则、契约或价值标准,另立自己的一套,并把这一套强加于人。有大无理者、小无理者之分。对于大无理者,靠一个人的力量实在难以改变他;对于小无理者存在两种策略:忍让与讨说法。和不讲理的人讨说法很难,所以往往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忍让还是讨说法,需要算计,选择比较合算的方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处世不求无难,谋事不求易成

处世不求无难。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没有厄...

我们都在写历史

佛光山开山以来,许多年轻人跟随我奉献青春岁月,日夜...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人生箴言

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 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开开心心过好今天

过去今天看今果,将来今天看今种;人生一辈子时间,高...

【推荐】林清玄:再艰难时也不要失去对人生真实价值的认知

如果你现在问我什么是成功,我会说,今天比昨天更慈悲...

海涛法师:处世格言

一 1.知足常乐的秘诀是懂得享用你所拥有的,并能割舍...

修行人的生活起居有什么注意事项

问: 修行人在生活饮食起居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索达吉...

再没有比这更简便易行的法门了

【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

父母不在身边,应如何尽孝

问: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绑架婚恋,导致...

简单生活让贪欲减少,更容易得到解脱

以前写过《学佛的方法》这篇文章,主要是讲学佛要皈依...

赵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 问: 什么是佛教? 答:...

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与慈悲 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

一朵可以辨别是人还是鬼的红花

如满禅师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为朋友诵经超度。一...

【推荐】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

卷一 净土法门的缘起 第一章 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南...

竿影见佛法

从前,印度有座寺院,里面住了四位神通广大的道人。城...

你的家庭是道场还是战场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夫妻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长远、...

念佛愈癣疾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

南怀瑾老师谈睡眠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

自杀解脱,这样真的能解脱吗

问: 有些人不能忍受业力苦果的痛苦,想自杀解脱,这...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