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圣严法师《时时怀抱感恩的心》

圣严法师  2010/10/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自我修链的过程中,当我们达到‘自我肯定’、‘自我成长’之后,一定要做到‘自我消融’,才算是真正的自我完成,否则很容易产生傲慢心。而其方法和自我成长、自我肯定完全不同,其重点是在于惭愧和忏悔心的升起。

如果有‘惭愧心’,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努力不够,没有做到最好。而对自己所获得的成就和成功升起惭愧心,就会惭愧自己得到的太多,付出的太少;回馈的太少,而接受的利益太多。

所以佛教徒在功德回向时,总会特别提到要‘上报四重恩’,意即要报国家、父母、三宝与众生的恩。所谓国家恩,是指整体的社会,包含政府及全体人民,因为我们能安居乐业的生活,都是国家给的保障,故要报国家恩。而报父母恩,就是要想到父母生养我们的恩情。

至于三宝恩,是指佛法,佛法给我们的更多。但并非一定要看很多经典,或是上很多佛学的课程,才能得到佛法的好处。其实只要听闻一句,甚至数句佛法,就可以转变我们的人生观,一生受用不尽。

我在十几岁时,听到佛法中讲述如何把颠倒的观念变成正念,我这才发现,一般的人都是用颠倒的方向看世界,之所以颠倒的原因,是因为自私心;如果我们不以自私心看世界,就不会烦恼,也不会自以为理所当然地向这个世界有所要求,生命中没有过多的要求,便会过得很快乐。就是因为这样的观念,让我一生受用不尽,因此我对三宝产生无限的感恩,而希望能永远奉献三宝。

另外,我们要感恩的是众生。所谓的‘众生’,是指所有的人,包括我们生命中间接、直接接触的人,乃至于古代及历史上所有的人。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人我们根本不认识,也许连名字都不知道,但是我们却都受过他们的恩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不是一个人就能发明成就的,而是过去许许多多人的智慧与努力,所累积的结晶,才能让今日的我们坐享其成,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感恩。

时时以感恩的心来过生活,‘自我’就会消融。因为知道宇宙之大,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一个人所知、所能、所奉献的,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反观我们所接受的恩惠,却太多、太大了。如果真的能如此自省、觉察,就是懂得自我消融,能生活在‘自我消融’的状态中,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成为菩萨、成为佛,至少傲慢心及自以为是的心,就不会那么的强烈了。

此外,还有一种自我消融的方法就是忏悔,虽然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为了自己的自私自利,而伤害众生或伤害人,就应该要忏悔。忏悔是表示知道自己的过失,非常对不起他人,而心中有所愧疚。忏悔之后,仍必须负起对他人的责任;也唯有负起责任,愧疚感才会减轻、减少。

其实,愧疚心的减少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因为愧疚心就是痛苦的我,只有真正负起责任,痛苦才能减少;所以是在奉献他人时,才知道并不是为了求回馈,而是为了报答别人让我们有机会减轻痛苦的恩。

奉献他人是为了报恩,忏悔是为了改进自己,如此,我们的自我中心自然而然会越来越少。自我中心愈少,智慧就会增长,慈悲心也会越增加,烦恼也就越少,过失也就越少。虽然还没有到达成佛的境界,但是如果能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地慢慢增加、慢慢提升,当提升到‘动者恒动,静者恒静’的境界自然出现时,便是烦恼永远不动、智慧永远不停、慈悲永远不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爱情是无常的

现在的人,为情所困的比比皆是。那在佛陀的眼里,是如...

既知死后无情义,早把生前恩爱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无意义,对你的增上一点都...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

读《金刚经》一年,却看不破情字怎么办

问: 大师您好,我读《金刚经》近一年了,外貌变的愈...

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问: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儿孙之爱难舍,如何防治爱欲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爱欲妨碍修行,儿孙之爱更是难舍...

爱什么就会被什么锁住

世人多认为佛法要无条件放下一切分别执着,是受到我国...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

因打坐而使四大五脏发病的原因共有四种:第一、心态不...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有八种原因会导致持咒不灵

1-3、【怀疑心、起恶心、不诚心】,有这三种心,持咒必...

舐犊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

欲为法门龙相 先为众生牛马

既然我们已经是皈依了,那我们怎么样实际地做到?要紧...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念诵普贤十大愿的功德

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 三者、广修供养 四者...

谁没有熬过

初中毕业后,他开始自谋生路,第一份工作是做建筑工,...

从戒律精神看现代佛教字纸的处理

一、缘起 中国自古有惜字的传统,在书籍、知识难以获...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