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要「知大」,要「见远」

大安法师  2013/06/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要「知大」,要「见远」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 《彻悟禅师语录》

首先提出众生在认知层面上狭劣的特点:“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我们众生本有的智慧,应该是广大无边的。然而一念无明妄动,我们受俱生我执,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局限,使我们的知见非常狭小,鼠目寸光。这是受我们的业力、身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所以智慧非常狭小,心量非常小,不能见到广大的境界。对我们这些“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的凡夫众生,来讲净土一法,在认知层面、信解层面上具有很大的难度。

比如一个井底之蛙,它看到的就是井里那么一点点水,看到就是三尺见方井口大小的天空,这就是它整个的世界。你要跟它讲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天空,那不是它的境界,它就不相信。同样你对春生夏死的昆虫,谈冬天的景象,它也不会相信。所以对我们凡夫众生,局限在娑婆世界五欲六尘里的人来说,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清净的境界,就像对井底之蛙描述大海一样,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要深知自己认知的狭劣性,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见放下来,仰信佛的知见,慢慢地打开我们的心量。

我们为什么知见会这么小呢?就是一个执著。碰到什么执著什么,不能够契证空性,所以心量打不开。佛陀二十二年讲般若系经典,就是让我们扩大知见。不住一切法,住在般若上。但凡夫众生就是住一切法,执著一切法。本来到这个世间来只是匆匆的一个过客。他长大了,成个家,盖个房子认作家,这个家就是他整个的世界。“家”,宝盖头的一个屋子,下面是一只猪在那里,这就是他的家。这样慢慢地我们心量就越来越小。

中午有个居士说,他开酒店、宾馆,虽然很赚钱,但杀生很多,所以他善心发现,就不想干这个了。然而家人、朋友都拽着他,不让他离开,这就是[知小]。他们不知道杀生导致的恶业,现生会身体不好,寿命短,这还是现生的华报,未来的果报要到三恶道里面去。他们就不能“见这个远”,不能“知这个大”,就在眼前的利益当中出不去,而造作诸多的恶业。

所以佛经里面,对我们众生这样的知见狭劣、造作恶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像小儿对刀刃上的蜜的贪爱。刀刃上的一点蜜很甜,这个无知的小儿,他就会舔,赶紧舔刀刃上的这点蜜,刚刚尝到一点甜头,马上舌头割伤了,割断了。现在我们人类很多愚蠢的行为,都是由于“认知小”所导致的。战天斗地,不顾客观规律地寻求发展,最终导致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我们众生可怜啊。为什么学佛要开发智慧,扩大心量啊?要“知大”,要“见远”啊!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无常 时间的真相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

做人不该说的四句话

人生在世,就像忙碌的蜘蛛,拼命的张罗着自己的关系网...

细品「学会」,感悟人生真谛

学会理解,因为只有理解别人,才会被别人理解。 学会...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找幸福快乐是向前走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幸福、快乐,没有...

让心富有而坚强

乌鸦遇到死蛇时,会像大鹏鸟一样对死蛇发起攻击。若蛇...

用「放」的态度看待人生

人生就如登山,背负的太多就难以登上高峰,只有适时地...

30岁以后才能看懂的八句话

【慢生活】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

大安法师:净土同修如何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

问: 面对五欲六尘的干扰和诱惑,念佛同修应从哪些方...

菩萨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

善导大师超越其他祖师,这种说法对吗

问: 听有些法师说,善导大师是开宗立教的祖师,是祖...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一颗中了毒的心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看一场电影时因为太投入而跟着...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开经偈的含义

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其偈文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楞严咒的妙处不可思议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

十六个方法缓解你的压力

面对目前的工作与生活,你是否感觉到快要被逼疯了,来...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