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  2013/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问:请开示“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的含义。

大安法师答:这是天衣义怀禅师所说。义怀禅师于宗门开悟后,常修净土,并以念佛法门劝人修持。一日,问诸学人:“若言舍秽土取净土,厌此土欣彼土,则是取舍之情,众生妄想(于宗门所不许);若言无净土,则又违背佛语。修净土者,当如何修?”诸学人无言以对。天衣义怀禅师即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又如:“譬如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绝遗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

禅师的这段开示,将念佛的理与事作了透彻而圆融的阐述。“生则决定生”是从事相上说,行人只要信愿持名,一定能蒙阿弥陀佛愿力加持往生净土。“去则实不去”则是从理上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不出吾人介尔一念之外,真如妙心清净本然,无有去来之相。一心具二门,由心生灭门故,有往生之相;由心真如门故,不来不去,实无去者。无生而生,生而无生,理事双备,绝待圆融。诚如省庵大师临终示偈:“身在华中佛现前,佛光来照紫金莲。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净业行人于斯思惟,可领略净宗第一义谛,增上往生品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学习佛法应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

问: 学习佛法应当一门深入,还是博览群书?怎样效果...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净土行人早课功课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节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课之法,...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庄严

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一个全方位的展开,这全方位展开...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

为什么睡着时念佛好像和白天念佛一样

问: 请问法师:晚上睡着时有时候好像也在念佛,能把自...

别让「拥有」成为痛苦的开始

一九九三年我刚到国外,看到很多人为了吃一顿饭,要开...

圣严法师:真的放下了吗

很多人常说:「我早就已经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

有十种行人多堕在邪僻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若能心自在,虽住生死界,实同出生死

很少人能够在面对生离死别时若无其事,以我自己来说,...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

【推荐】「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

佛教博大精深,而又简明透彻,在指点人生、透析尘寰方...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