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印光大师  2013/08/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倘不能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根本欠缺,与佛不相应, 何由蒙佛垂慈接引,令其带业往生也。是故必须要孝亲敬长,兄弟姊妹,夫妇主仆,一一各须尽自己之职分。能于各宗,尽其职分,即为世间贤人善人。贤善之人念佛, 则易于感佛。欲了生死,不可不注意伦常也。

又须按净土经典所说,生信,发愿,专心念佛,决定现生求生西方,绝不发求来生人天福报之心。而佛视一切众生, 犹如一子,当戒杀吃素,爱惜物命。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凡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外而乡党,邻里,亲戚,朋友, 皆当为说念佛之利益。现生则消除灾障,增长福寿,命终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近来世乱至极,凡信佛念佛之人,每每逢凶化吉。今之祸患,避无可避, 防不胜防。果能至诚念佛,则不知不觉,不逢灾祸。有此巨益,忍令我父母兄弟等,并乡党邻里等,不知乎。然欲化人,须自己实行方可。倘自己虽则念佛, 于敦伦尽分,居心行事,诸多不到之处,则便难感通矣。

今为汝取法名为宗诚。宗,主也。诚,真实也。汝果能事事以真诚为主,久而久之, 人皆相观而善。所谓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况同类之人乎。宜常看弥陀经白话解,嘉言录,感应篇直讲。儿女从小,即为教其常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 至少须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人君子之域矣。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有这样的姿态才叫学佛

到佛门里来,第一个破的就是这个我,就是为破这个我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对不尽人事者而言也。若已娶而...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如何在家庭矛盾中做到不生气与宽容

问: 家庭当中产生过一些矛盾,我没办法做到不嗔恨、...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

娶妻要娶贤妻,不是美女

有人贪恋美色,以为美色是宝,得到一位美女在旁,总是...

台湾艺人席曼宁的学佛体悟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

只要真信切愿必定往生

【原文】 如来悯念众生自力了脱之难,于是特开一信愿念...

印光大师:念佛人十大碍行

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

何得怕魔现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当在往生西方上认定。...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

中国十大名寺佛教文化

一、灵隐寺 去过杭州的人都知道,杭州有座灵隐寺,是古...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弥陀光明没有障碍,为何我们感知不到

我们这些业力凡夫,好像感知不到弥陀的光明,所以无碍...

宣化上人:修道要恒心不变

树是一天一天的长,你虽然没有见到它的生长,但不知不...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人的生存

人的生存,不能盲目也不能麻木。有人说糊涂点好,想多...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