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往生的筹码

达真堪布  2013/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往生的筹码

在一刹那当中,如果你能想到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在一刹那当中,如果你心里全是世间的琐事和对家人的贪恋,你又要轮回了。

“众具八支香水河,如是甘露诸浴池,七宝阶梯宝砖围,芳香莲花具果实,莲花散射无量光,光端严饰化身佛,愿生极其稀奇刹。无八无暇恶趣声,病魔烦恼三五毒,怨敌贫乏战争等,彼刹未闻诸痛苦,愿生极其安乐刹。”

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是每个佛子的向往,我们该以何资粮乘上驶向极乐世界的大舟呢?

往生西方净土是有条件的,显宗里讲“四因”,密宗里讲“三想”,具备了其中之一就能往生。

显宗里讲的四因是:

第一,明观福田。就是时时处处观想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忆念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功德。

第二,积资净障。就是处处积累资粮,消除业障。

第三,发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谛菩提心和世俗谛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是无我或空性的智慧;世俗谛菩提心是利他心,为众生想成佛的心愿。很多人都说:“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也不回来了。”

这种发心是错误的。我们求生净土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修行,迅速成佛,然后再回来度化众生。这是一种方便。我们求生净土不能为了自己,而要有这样一个利益他人的发心,这就是发菩提心。

第四,发愿。发愿很重要。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要真。比如今天,你没有做什么准备,阿弥陀佛突然来了,要接你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敢不敢跟他去?你肯定会说:“我不是不想去,但是现在不行,儿女的事还没处理完,家里还有很多事,我还没准备好……”有一大堆理由。这就说明你的发心是假的。

死神总是突然降临的,它不可能让你提前准备好,等你儿子成家了,女儿出嫁了,自己退休了,事情都处理完了再来接你。即使你到七八十岁的时候,死亡也是突然来临的,但是到那时你依然还会觉得自己不会死,还有很多事要做,仿佛生命没有结束的时候。

世间的琐事就是这样,什么时候放下了,什么时候才能没有事。没有放下之前,不可能没有事。阿弥陀佛来了,你还这样牵挂,就无法往生了。尤其是临终的时候,心的转换只是一刹那。在一刹那当中,如果你能想到阿弥陀佛,想到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在一刹那当中,如果你心里全是世间的琐事和对家人的贪恋,你又要轮回了。所以发愿很重要。

我们学习过《极乐愿文》。《极乐愿文》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发愿到极乐世界:有时思维轮回的过患而发愿,有时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而发愿……最后真正发出了往生的愿,放下了世间的一切琐事,即使阿弥陀佛突然来接你,你也能没有丝毫贪恋,毫不犹豫地跟着走,往生就有把握了。

密宗里还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叫“三想破瓦法”,就是观想中脉为道路想,神识为游客想,西方极乐世界为去处想,通过中脉让自己的神识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大安法师:预知要往生,但为什么没走

问: 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叫来佛友助念,但几次都没...

得了不治之症该存什么样的心态

问: 如果得了不治之症,念佛功夫还不能伏住烦恼习气...

元照律师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心路历程

大智律师简介 大智律师,即宋代灵芝元照大律师,他是南...

大安法师:带业往生的本质特点

你说一个凡夫念佛人一点错误都不犯,这也是不可能的,...

诵经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问: 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

为何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

问: 怎么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佛是念佛的什么? 大...

不求才能得到,放下才能圆满

一般世间人爱惜佛胜过爱惜众生,尊重佛而不尊重众生。...

佛菩萨为什么不示现神通,让大家亲见

问: 汉地众生从小受无神论教育,要相信因果轮回很难...

福报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

有的人总想发财,做梦都想发财,经常到外边买彩票,想...

出离心不是逃避

我们一讲出离心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出离...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行善的最高境界

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

人死后会投生到哪里

人死以后,他的心识还在轮回。就像电脑的软件程序一样...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丛林参学中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

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功

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成...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

《八大人觉经》上有句话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为什...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虽高深玄妙,圆顿直捷,皆须断尽烦惑...

《佛教以孝为本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

佛菩萨圣诞的纪念日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 正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