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2013/11/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要不要下田工作。可是无论他有没有去耕作,都会受到因果法则的影响。如果他去耕作,他受到‘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因果法则的影响。假如他没去耕作,他又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因果法则的支配。

有因果法则,我们才有自由;没有因果法则,自由对我们就没什么意义。譬如,万一‘种豆不得豆’、‘耕耘不会有收获’那农夫下田和播种的自由又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讲自由一定不可以离开因果律。种自由的因,就会得自由的果。系囚动物或剥夺他人自由的人来生就不自在。因此,我们这一生的自由受我们过去世所造善恶业的影响,前世种善因,今生自由快乐。前世为恶越多,今生越不自由越不快乐。因此正法念处经第二十卷上说:‘为善能得解脱,造恶则被束缚。’

明白这一个观念以后,你就知道我们凡夫的自由是有限和相对的。只有‘凡有所为皆不逾距’的圣人有绝对和无限的自由。换句话说:‘行善不着善相,不造恶因不起妄念’的人才是真正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境界在佛经上称之为‘涅槃’或‘解脱’。

佛陀很慈悲,他订下了许多戒律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由,因此我们越遵守他的戒律,我们也就越自由。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因为不遵守戒律就没有自由可言。譬如杀人、抢劫的人到处受追捕,那算什么自由呢?所以《妙法圣念处经》的第一卷说:‘做恶的人,如蚕作茧自缚。’

诸君一定要记住:行善才能得自由,行恶的人其自由宛如空中楼阁,一点也不实在。

戒律就是告诉我们要爱护和恭敬所有的众生,而不去干扰众生或使众生起烦恼,有许多外行人不了解戒律的精神,以为那是‘吃人的礼教’,真是大错特错!我受过菩萨戒,受了菩萨戒,使我的烦恼显著地减少,因为以前都以自己为主,现在要处处关怀他人。从受戒迄今,每天我都法喜充满,叫我怎能不感激怀念这些戒律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

记得第一次在一本书里看到这句话:在业力的推动下,没...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过年杀生听高僧怎么说

春节将至,民间有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等民谣谚...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受持五戒,奉行十善

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很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

阿难化瓜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

出离心是别解脱戒的基础

戒律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在别解脱戒里我们讲...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梵室偶谈 七则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然则参禅、念...

有了爱欲,就不能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

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普天之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都是为了一个利字。...

电脑族应常吃的食物

整天忙于电脑前工作的人群易受亚健康影响,工作是无法...

真的爱自己,就千万不要造恶业

不管你是否承认因果,它的存在都真实不虚,大家万万不...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

观音菩萨救苦心殷垂形六道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成佛道,号正法明。但以度生...

只念佛不学其他经典可以吗

问: 有很多人动员我们,不要学《金刚经》、《楞严经》...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圣严法师《佛在心中、口中、行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们的行为中,也就是佛在我...

做财富真正的主人

这是一个以商业为主流的时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财富...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

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

【推荐】身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

佛陀在《贤愚经》中讲道: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