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净界法师  2013/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讲得太好了,心力不可思议。你的生命的改变,就从你一念心的转变开始变化。

在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传中,他生命的关键点,真实发起菩提心的一个因缘,释迦牟尼佛前世有一次到比较浅层的地狱。狱卒带着地狱的罪业众生搬石头做苦工,两个人一组。释迦牟尼佛看到另外一个和他一组的罪业众生,身体很羸弱,搬着石头走没几步就倒在地上,释迦牟尼佛去扶他也不行,干脆就帮他搬东西,狱卒很生气,说要你多管闲事,打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但释迦牟尼佛当时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保存自己的生命,第二个保存你的大悲心。

释迦牟尼佛思维,我生生世世爱着这个身体,结果到最后还是死掉,我要顾着我的菩提心,未来有无量的希望,他宁可坚持自己的菩提心,大悲心升起的时候,他宁可受,就被狱卒打死了。打死以后他因为死前一念的菩提心,就弹到忉利天去,这是佛陀第一次发心的因缘。

其实在人生中,你要有一次这样的经验,就不一样了,那一份坚持。我们刚开始听佛陀说发菩提心怕怕的,但是你还是相信佛陀说的话是对的,你先踏出第一步,有因缘刺激你的时候坚持下去,你会发觉佛陀说的话是对的,这个时候你就有信心了,你的菩提心越来越有力量,就像树的根就巩固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发愿会让你突破自我设限

古人说发菩提心我们设定目标有三个好处,第一个我们确...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地狱果报往往是福报大的人创造出来的

我们看世间人,有些真的是福报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资具...

《悲华经》中记载的观音菩萨本愿

按照《悲华经》的记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

如何面对不好的念头

问: 在观修中,有时候会有一些很不好的念头,该如何...

【推荐】你是快乐的时间多,还是痛苦的时间多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

修修慈悲心

四大名山的菩萨各有所表:文殊菩萨表大智,普贤菩萨表...

行山愿海,以行填愿

修行人发的愿要广,不仅仅是度自己,不仅仅是度自己的...

佛学与医学的关系

表面看来,好像佛学与医学毫无关系,了不相涉。但如果...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怎样解决家庭感情的痛苦

问: 请问师父,家庭、感情方面的痛苦怎么解决? 仁炟...

把自己的虚荣心撕碎

有的人目前看来很有钱,有钱到无聊,不知道怎么花,所...

复无锡尤惜阴居士书讲记

在讲这封信之前,首先要讲讲唐朝古灵神赞禅师度他师父...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 【像法】 正像...

四种毫无意义的修行

冈波巴大师在《胜道宝鬘论》中用十四个比喻来说明什么...

破舌识有自体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

维生素的补法

一、看头: 1、头发发黄、发焦,缺蛋白质; 2、头发疏...

五浊恶世唯有靠净土法门带业往生

劫浊,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一切浊恶之法聚集的一个时...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毒瘤恶疮该如何处理

龙鬼流行诸毒肿,痛疮脓血痛叵堪,至心称诵大悲咒,三...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