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疾病与念佛

2014/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疾病与念佛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所遭均属业障,业有轻重、深浅、远近之别。一个病,表面看仅仅是某一种身体上的不适与痛苦,背后的业因却是千差万别。依其业因种种差别,疾病大致可分三类:身病,心病,灵病。

一者,身病,又名生理病。人生娑婆,往返三界,必循三界阴阳五行制化之理,常人或感外邪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或内动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百病遂循阴阳五行之理发生发展。

二者,心病,又名性理病。此类病,曰人在社会家庭伦常之中,为人子女,为人妻儿,为人父母,为人下属,为人上司等等,应各尽其本分,一旦亏其本分,内生怨恨恼怒烦,外现违反伦常之身口造作,则病生焉。

三者,灵病,又名冤业病。若人过去世或今生,以种种方式伤害众生身心乃至生命,由于对方怨重,今生找上门来,欲行报复,遂嫁病于身,怨恨未解,病痛不去。此类病往往来得蹊跷凶猛,发病不按常理,一般常规治疗亦不奏效。

对身病,身在三界,当循三界之理以三界之法解决之,如药物,针灸,按摩等等。对心病,心病心治,认自己不是,找对方好处,竭诚忏悔,力行忠孝,做好自己的本分。对灵病,灵是众生,需对伤害过的众生真诚忏悔,求得对方原谅,给予对方功德,吃素放生,念佛回向,劝其往生生西。

常见有念佛人不识病分三家,不晓一病有一病之因果,对念佛与疾病见解偏颇,今举数端,与大众讨论。

其一,生病不必吃药,念佛就能好。

此说不完全对,看对哪种病,果真是上述第三种病,病人念佛,由于对方得到了功德得以释怀超升,病当下便痊愈了,此等例子比比皆是。可如果明系一生理病,例如不小心着了风寒感冒了,估计就是念十万句佛反不如一剂桂枝汤很快见效。不是名号不如桂枝汤厉害,而是生理病本质固然也是业障,运用汤剂对症下药,所谓相克相生,见效快。

念佛能消一切业障也是无可非议,然而念佛了一切业,那是在行者往生之后通身方得受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如是。往生前既是三界之人,必然还循三界之理,病循阴阳理生,药循五行理治,县官不如现管,比起南无阿弥陀佛来,一剂药可能更直接。

不然,你既然说念佛了一切业,为什么不能在念佛的当下飞上天?往生前,还是凡夫,还是要遵循这个娑婆世界的道理。有人坚执此论,无问何种病,一切不去医治,只管念佛,最后病也没好,直至小病延误成大病。有甚者反而怪起佛菩萨不灵,真让佛也无处鸣冤了!当然,若深入三昧人,或心行纯笃,全体放下,一句提起,全心是佛,全佛是心,或也可不必用药。若普通凡夫,念不归一,只可量自己之力,专心念佛,辅以医药。

其二,生病不必吃药,念佛等往生就好。

此愿生心切,难能可贵,然而当下之病,真能让人往生当然是好事一桩,可如若不能往生,痛苦着皮囊,死也死不了,生又生不好,何苦呢?其实人生来寿数有定,不是几个感冒发烧就可以送我们去阿弥陀佛那里的,故有病就需要积极去治疗,身安则道隆。实在治不好,再考虑念佛待死。弘一大师说的“小病求医生,大病求往生”,正是此意。身体是造恶的工具,也可以是传播弥陀救度的工具,有了更强健的体魄为弥陀献身命不是更好吗?否则,有心出力,却无力能出,甚而还要牵累大家,这就太划不来了。

其三,念佛人不应该生病,生病说明念佛不得力,念佛无功。

抱此论之人,不知道人之历生因果重重复杂,圣人尚且不能彻见明了,何况凡夫浊眼。一个念佛人也可能是终身身体羸弱不堪,一个杀猪佬也可能是一生体康人健,其中有复杂的因行果报。我们只看见今生,怎知这念佛人前生曾杀生无数?因念佛功德故,使所应受苦报已经大大减轻。这杀猪佬虽曾积善无穷,因今世杀业,而福报即将享尽。

印光大师曾详细说明此理,并举实例以证明,印祖言:“因果之事,重叠无尽,此因未报,彼果先熟。如种稻然,早种者早收。如欠债然,力强者先牵。古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消灭宿业,次生便得富贵尊荣者。”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大唐国有僧,名玄奘,当过三年,来此受法。戒贤论师闻之,遂忍苦忏悔,久之遂愈。

至三年后,玄奘至彼,戒公令弟子说其病苦之状。其说苦之人,哽咽流泪,可知其苦太甚。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汝等心中所知者小,故稍见异相,便生惊疑。无善根人,遂退道心。倘造恶之人现得福报,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齐之故也。”(《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周颂尧居士书》)

其四,人生病是当事人自己的业障,如找医生医治,治好了,业障即是医生为病人所背了,于医生有损。

这个说法,毫无道理。经言: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也就是说父所造业,子不代受,子所造业,父不代受,父子至亲尚且不能代替受业,何况医生?医生的天职就是看病,也可说治病救人是医生本人宿世招感的业缘,病人染病之业缘,也是病人自己招感来的。因果相感,病人找到有缘医生医治,病去人安,此是病人病报应该结束,也是医生尽了自己的本分,并无谁为谁背业障之事。

医生救人于危难,可说是一种施无畏,只有功德,绝无增加业障的道理。况且,真医者,当发大慈恻隐之心,即便真能替病人背业,也无怨无悔,勇为承担,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当下就是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反致灾殃,有是理乎?其实,任何职业,非独医生,如果工作存心不正,皆生业障,非为他人背,而是自心所生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吃5种素食对抗雾霾

近日,全国多地遭遇持续雾霾天、空气重度污染,各地医...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印光大师:居士早晚课应专修净土

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

净土宗要求你少造罪业

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会被激发出来,临命...

净业行人的戒律观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戒又叫毗尼,波...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关于日本的本愿法门

问: 有人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着阿弥陀佛的信心,...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断除三种身体的不善业

三种身不善业, 第一是杀生: 比如我明明知道它是众生...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如果有人不理解素食,你可以这样回答

01. 只要心地善良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吃素? 答:听...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观世音菩萨为我排忧解难

二???年八月,我六十寿诞时,女儿送了一尊观世音菩...

宣化上人《皈依三宝要守戒》

今天你们各位都正式皈依三宝和皈依戒,本来在佛教里,...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运气不好,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问: 堪布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我从小一直都是运气很...

常吃松仁玉米能健脑增强记忆力

松仁玉米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菜肴,二者搭配,不仅口味好...

女童勇伏大蛇

古时候的人很迷信,例如从前在一个小地方常有大蟒蛇出...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林则徐学佛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民族英雄...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昔日六祖遇卧轮禅师,卧轮禅师说:卧轮有伎俩,能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