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星云大师《依什么学法》

星云法师  2010/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同学:

第四期大专佛学夏令营,在众人的盼望下,终于在今天举行开营典礼了!

今日我们相聚于此,可谓为难得之法缘。佛教里有一部大乘经──《维摩经》,经中叙述文殊菩萨和舍利弗尊者,率诸菩萨、罗汉们一块儿去探望维摩居士之病的经过。舍利弗与诸圣众至维摩病室,舍利弗为探病者床座而虑,念起于心中,大菩萨化身的维摩居士即知其虑,随之就问舍利弗道:“尊者!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床座而来?”舍利弗尴尬于心,而回答道:“我们是为法而来,非为床座而来!”

今日各位同学到佛光山参加佛学夏令营,犹如昔日舍利弗诸圣众集会于维摩丈室共论佛法一样,当如舍利弗所言,是为求法、为求道而来,不是为欣赏明媚的风光而来,也不是为贪享美味的素菜而来,更不是为环境和招待的周全而来。佛光山开山至今,已有五年零半个月,开山一年多以后,在种种设备不齐全下,就举办第一期佛学夏令营,过去参加此地所举办的佛学夏令营的历届同学,都在各种设备不很周全的环境中,快乐的安住这儿研学佛法,对于历届同学随遇而安的表现,令人感到非常欣慰。现在第四期佛学夏令营的你们各位同学,在此地学佛二周,我也希望你们在不周全的环境设备上多予原谅,在各种不习惯的生活要忍耐接受。

在此开营典礼中,我要提供给大家的是四点修学佛法的准则。刚才我曾说过,希望各位同学应有为道而来的态度,既为求道而来,那么学佛的态度当依止下列四法:

一.依法学不依人学 

依法而学,就是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各有不同。人有生、老、病、死,时时来去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依法不应依人。

或许有人说,我们在学校里,曾经接受过许多教授的教导,就是今天来参加佛学夏令营,也是同样需要法师大德们的开导,这种情形怎可不依人而学呢?师长们的确给予我们教导,可是教导者的言教,还是要经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和认识,才有所得,并不是人人可以直接将教导者之言教取为本身的经验。

有人问赵州禅师:‘怎样参禅,我们才能悟道呢?’

赵州站起身,道:‘我要去拉尿了,唉!像这种拉尿的小事,都要自己去拉才好。’

我们所信仰所皈依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开示道:应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这就是说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要相信真理,依靠真理;不可依靠其它!所以我要再郑重的告诉各位同学,上自教主释迦牟尼佛的言教,下至每位师长之教授,只是先知先觉者的经验,他们是宣扬真理,引导学子于真理大道上者,我们固然敬领其人的教言,但是欲得收获,还得靠自己于真理上去亲自体验。

二.依智学不依识学 

智是指智能的智,若以佛教术语而称,即为“无漏般若”;识是指心识的识,若以佛教术语而称,即为“分别意识”。

为什么要依智学,不可依识学呢?因为世相虚幻,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分别认识的现象,时刻都在随着这虚幻的世相而变化,所以以识来分别认识世间的森罗万象、千差万别,毕竟不够彻底。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持此光明镜子以照射世间万象,对方是个什么样子,反射在大圆镜上的,就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心地的修学能如一面镜子,运以无漏般若,能无分别的映照事物的真相,就不会被世间幻化妄相所迷惑。当宇宙的万有,人生的过去、现在、未来,显明于心镜上时,就是从根本上认识了宇宙和人生,而不是从枝末差别上认识世间。

三.依义学不依语学 

语言文字是使我们获得知识、证悟真理的方便。不管中国的方块字也好,欧美的斜形字也好,这些语言各不相同,但是它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它的根本,在一件事物的道理上,去分析它的内容,而不在语言文字上执着不舍,如果只在语言文字上执着,所争者只是皮毛上之计较,而把真正意涵给忘记了。

在禅宗的公案里,有一位禅师说:‘假如今日我还见到释迦牟尼佛说法,就一棍打死喂狗子吃’‘什么三藏十二部教理,把它拿来当抹布!’祖师们如此狂言,好象是谤佛、谤法,其实不然,这就是要我们超越语言文字的执着,彻悟语言文字以外的真理。

《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段经义,好比我们坐渡船,到达彼岸的时候,即应上岸而去,不应再执守渡船不舍,若一定不舍渡船,带之而行,岂不成了累赘了吗?

所以各位同学,在真理的大道上,要把我们的知见、执着舍去,要于知见执着外去体会不偏不倚的本来真实面目。

四.依了义学不依不了义学 

这就是依究竟绝对的真理,不依各种方便的不究竟的方法。

佛教为适应众生根机,而有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之分,同时在大小乘佛法之中,又依各种法门而树立种种的专修宗派,所以佛法虽浩如烟海,但是修持法是秩序井然,也不致使行者眼花撩乱,而不知取舍。

佛陀告诉我们的各种修持法门,都是方便法门。方便法门是适应众生的程度,适应众生的根机而设立的,但不能把这种适应程度和根机的方便法认为是究竟,最究竟者是与佛心相应,这就是依了义佛心,不依不了义的方便。

在第四期佛学夏令营,各位同学来这儿过着的是佛化生活,这与你们在学校、社会、家庭上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我希望你们要来适应佛教的生活,因为我们无论学习什么事,都要抱着一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佛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有一层神秘色彩的,你们大家来体会一番,看看佛教生活对我们的安身立命,究竟能有什么贡献?

很高兴各位同学来到这儿研究佛法,很感谢各位应聘的老师来到这儿授课。我们的教授,像会性法师,他很忙,暑期间到处有人礼请他去讲经,他都没有前往,而留在山上为各位讲八宗纲要。还有净空法师,他在台北有好几处讲座,这次也为了成就你们的学佛,而从台北赶来这儿给各位同学讲课。另外有从日本回国的慈惠法师,为你们讲授小乘佛教,还有慈庄法师、方伦老师分别为你们讲《八大人觉经》及佛法大意,希望各位不负众望,能于此短短的二周中,长养你们的菩提幼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骗术揭秘

揭秘骗术之一: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

佛教中「卍」字由来

卍字是在佛像及佛教文物中常见的符号,读作万或室利靺...

星云大师《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

朝山的六种意义

修行之法门颇多,朝山也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朝山真...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

【推荐】诵经的窍诀有六步骤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初学佛时三种不正确的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

如何能增进人生的幸福呢

我们都想过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幸福快乐不是光想就有...

星云大师:生命中的难遭难遇

生命中一切好坏荣衰,都因为我有了这个凡事作难遭难遇...

戴高帽子

人,大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赞美自己的好话更是百听不...

星云大师《为父母生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今日欣逢我父亲(母亲)的寿辰,请您接...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

破庙的感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人到中年的十件事

一、储蓄友谊 那些靠得住的友谊是今生最温暖的一件外...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

李木源:人生这部经最厉害

来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访问李木源居士时,正巧碰上居士...

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

问: 已婚和准备结婚之人,请问学佛应注意哪些方面?...

宝王三昧论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

知苦才能离苦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

妙莲老和尚念佛亲见的不思议境界

1997年,我和一诚老和尚等八个师父到台湾去传戒,妙莲...

傲慢是修行路上最容易犯的毛病

傲慢是修行路上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且人一旦有了傲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