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傲慢是修行路上最容易犯的毛病

洛桑陀美  2012/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傲慢是修行路上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且人一旦有了傲慢心,就会很快退步、下堕。傲慢越严重的人下堕得越快,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

“我慢高山,不积德水”,有了傲慢心,不但积累不下福报,相反会快速损减福报。不论在世间取得多么高的权位、拥有多么丰饶的财富,傲慢心生起后,权位很容易丢失,财富也很容易散去。常常是世间的享用越丰足,自我心就越膨胀。古往今来,多少帝王、高官、社会名流毁于自我膨胀、傲慢上!

项羽曾称雄一方、不可一世,最终自刎于乌江。清政府闭关守国,自诩为天朝大国,认为外国人都是蛮夷,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终使中国主权沦丧;多少官员在其高位上,不知所以,最后导致犯罪;多少富甲一方的商人,因财大气粗而飞扬跋扈,最后千金散去。

对于修行人来说,有的念了几年佛、修了几年法、读了几部经、参加过几次会供后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不要说把自己的金刚道友放在眼里,就是高僧大德也不放在眼里,甚至自己的上师说几句,就满是不服气,自我感觉离佛不远了。

《菩提道次第广论》开篇有关阿底峡尊者的故事:尊者有一天觉得自己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学会了,产生了傲慢心,空行母为摧其慢意,显示了许多尊者从没有见过的佛法,从此,尊者再无傲慢心。我想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诉我们:像尊者那样精通三藏四续经论的大善知识都不能有慢心,何况我们凡夫!

读过《大威德之光》的人都该知道,热罗上师一生当中降伏13位顶级的密法师,这些密法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经常贬低其他法师、法门,非常傲慢。

傲慢的表现是什么?就是自我夸大,自我高估,自信心极度膨胀,低视其他人,听不进他人的建议、劝阻,个性张扬,处处展示自我,头抬得高高的,眼睛向上看,如果别人某一方面不如自己,就贬低轻视他人;如果有人超过自己,就不屑一顾、冷嘲热讽,心里会想或是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没做,要做肯定比他(她)强。

有时傲慢心很隐蔽,不易察觉,当现世顺利时能明显显露出来,当生活贫苦或遇逆境时,傲慢表现了另一种状态,有些人会怨天尤人,觉得社会不公,认为自己有才能,各方面条件优越,却没有得到高位,心里极度不平衡。轻则用怀才不遇来自我安慰,说一些埋怨批评家人、单位、社会的话,重则仇恨一切。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名师难遇,有的人好不容易今世皈依佛门,听闻佛法,可是非但不用佛法来修正自己,去染还净,反而更加傲慢、贪婪、嗔恨,修四加行不是为了消除业障、积聚资粮,却成为炫耀自我、随意指责他人的武器。参加会供不认真修行,不维护道场的清净、团结,眼睛却盯着别人的过失,口里说着同门的坏话。自己稍稍懂得一点,就固执、傲慢起来,别人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对,嘴上虽讲着自己懂得的佛理,内心却是在标榜自己。一旦别人提出些意见,便愤愤不平:你还不如我呢,凭什么说我?

还有一种现象很能反映人的傲慢心理,很多人对自己的前世感兴趣,认为自己的前世很了不起,一定在善趣,很少会有人认为,自己的前世在下三途。

事实上,真正有成就的人都是极其谦逊的,应该是修行越好越谦虚,佛菩萨没有一点傲慢,都非常谦虚。宗喀巴大师一再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比丘。”祖师大德有哪个不是谦虚的?

相反,越是业障深重的人越傲慢,在一定程度上,傲慢可以作为检验一个人修行程度的标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

傲慢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

骄傲的孔雀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

谦受益,满招损

「谦受益」,谦虚就会受到很大的益处,我这个们经文一...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

从细节做起,不要留下遗憾

谁都知道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生命的必然过程,谁都懂...

遇到不如意的境界,起烦恼也没用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菩萨,我们内心要面对很多的境缘,你...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断除世俗心

无论我们行善还是造恶都是自己的一颗心,先有内在善或...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

蔡礼旭老师:如何教育孩子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从四个角度可以去判断...

忏悔常识问答

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

圣严法师:慈悲没有敌人

可怜人、同情人、原谅人、爱护人、关怀人等,都可以算...

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不但是三恶道的众生难信三恶道都是受苦不暇...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济群法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行

在座下时,我们又应当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

迷茫时就读读这8句话

1.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要么辞职不干,要么就闭...

燃烧的六根之火

有一次佛陀带领一千多位比丘出去游化,他们走到象头山...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