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印光大师  2016/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轻僧慢法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

汝来信,语颇恳切,然犹有轻僧慢法之习气。此之习气,实为学道之障。若亲来皈依,升座,则磕头当在二、三十以上。即方便说,亦须磕数头。汝以函祈皈依,只以合掌拜启了之。合掌作揖,是行人问路之克己仪式。汝欲皈依三宝,将资之以了生脱死,又欲报贤妻之恩德,及度脱一切众生者。所期望者甚大,所自屈处甚微,颇有因果不相符契之弊。昔顺治皇帝,与玉林国师之门人写信,尚用法弟行痴和南(行痴,系顺治法名)。彼此相形,岂不天地悬隔?光并非求人恭敬而作此说。

以若按理性,则固无人我之相可得,况从无始以来,互为父母兄弟等,而将来皆当成佛,以度众生乎?是以说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当恭敬之不暇,何敢责人之未至乎?然住持佛法,非严立礼仪,则无由令人生景仰,而力修持。是以律中,凡请法等,无恭敬之仪,则不为说。而常不轻(常不轻菩萨),见人礼拜,人以杖木瓦石打之,犹远避礼拜,此乃直据本体而为下种者,非凡夫住持法道之仪轨也。恐汝执此各义,以为光之见局而量小,故为汝略说之,亦系除烦恼之一法耳。

慢乃根本烦恼,学佛以能对治烦恼为有益,故不得不与汝说也。今且将错就错,为汝取法名为德谦。谦者,不自满足之意。《金刚经》,发度尽一切众生心,令其悉入无余涅槃,而不见一众生得灭度者。譬如天地覆载,但尽生成之分,不居生成之德,此真所谓无人、我、众生、寿者相,乃所谓谦谦君子有终吉也。能谦,则一切所应担荷者咸担荷之。虽至圣贤地位,总觉人皆胜我。如海纳川,如空含象,绝无一物拒之不纳不含者。汝能善体此义,则身虽劳,而心常逸,其利益当自知之。

余当看《文钞》及净土诸书,此不具书。《文钞》尤为初发心者不可不读之书。以其言浅近详悉,又多有发挥居尘学道、即俗修真之事理。由学佛,而以至诚正、修齐、治平之根本,皆可得其把握。

佛法实积极博爱,不知者,反以为消极,自私自利;以佛究竟度人出苦之法,谓为蛊惑愚俗。以故渐渐积习至今,发为废经废伦等不忍闻见之恶剧。使人人知因果报应,知死后而神识不灭,随罪福以升沉,何至有此种现象乎哉?

印光大师文钞·复陈逸轩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人生的失败离不开这三个字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李商隐《咏史》中说:历览前贤国与家...

抱怨是个坏习惯

最近,有同学向我推荐《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这本书...

从戒律精神看现代佛教字纸的处理

一、缘起 中国自古有惜字的传统,在书籍、知识难以获...

楞严咒护身符,可以随时都佩戴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有四事不可轻视

释迦牟尼佛初证道不久,住在舍卫城郊外的给孤独精舍。...

长者不在于年迈耆老,而在于修行的成就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一日,摩诃迦旃延...

福报太少障道,太多也障道

当我们在念想极乐世界的功德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成三块...

傲慢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在世间,稍微有点知识的人往往很傲慢。我遇到过一些大...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

善待每一位众生,不论贫富与贵贱

从前有一家专卖高级点心的铺子。有一天,铺子里来了一...

放生躲过灾难的人太多了

四川大地震是一场天灾,也是对人类的一次大考验、大警...

印光大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净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念药师佛梦佛治愈癌症

如果我们的身体有任何不舒服、包括各种各样的病痛,我...

娑婆不结娘生业,要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禅师说: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如何度过修行懈怠期

问: 我修行精进一段时间后,就会退步,功课也不想做...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