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美丽」的危险

2014/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意念,恩爱财产,不得脱苦,用贪故。”

这个比喻翻成白活是:“山里面有一种揭鸟,它的尾巴有很长的毛。这长毛如果被夹住了,它就不敢离开,因为它爱自己美丽的长毛,怕一走开就拔断了。因此被打猎的人抓住了。身体被撕裂分散,全是由于它爱惜一身长毛的缘故。人也是一样,清纯的意念失散,爱惜自己的财产,不能脱闻苦海,全是因为贪心的缘故。

读这段经文令人心生警惕,在真实的智慧里,拥有越多的外表之美,以及愈多的财富物质,就愈是得道的障碍。也愈是失身的陷阱。如果一个人能看破皮相、舍弃财宝就有可能在其中找到智慧的根苗,因为皮相无常,转眼分散;宝物无常,死后不能带走--也正是这样的无常才成为世间烦恼的处所。

释迦牟尼说:“人聚财宝,譬如蜜蜂酿蜜,采取各种花卉,经过许多时日的勤苦,一旦酿成了,人便拿去吃,它自己吃不到,只是疲惫而已。人也是这样,东奔西走,求这个做那个,把财宝累积起来,辛苦不能形容。直到死时,别人拿走他的财产,自己反而得了重罪,所受的苦,难以衡量。”

这是易懂的道理,自己拥有财富固然辛苦,留给子孙可能反而害了子孙,我们看多少富家子弟挥霍无度、荒淫放纵,只是依恃祖先留下的财产,不但远离科研成果清净日远,最后常身败名裂,身陷囹圄,连祖先都连累了。

有财产的有就有负担,有负担就不能舍却,不能舍却,主操心以殁。求道无门。因此从更高超的观点来看,美丽是危险的,有钱也是危险的。财宝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世尊说:“为护一家,宁舍一人。为护一村,宁舍一家。为护一国,宁舍一村。为护身命,宁舍国财。”一个国家的财宝多么巨大,为了一个人的身命尚且应该放弃,何况是一个人的财产,再多也只是海中一粟,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观。”(《杂阿含经》)对于真正有智慧的人,黄金和石头是一样的;对于真正的智慧的者,美丽的皮相是天地所生,转即失灭,并不早足傲。因为如果人只知道黄金,就不能见到大地之美;如果人只知道皮相,便也不能知道心与智慧的美了。

我们在自然里也容易找到这样的例证,罂粟花不是最美的花吗?它却长出了鸦片。蛇类和蕈类中有最美丽的花纹,却往往是最毒的。而那些最美毛皮的动物,往往因为毛皮被猎杀致死;有最美丽羽毛的鸟则因羽毛而被捕,制成了标本。

放下你的财色吧!这样,你的心才能自在自足的飞翔。《遗教经》里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处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最令人警惕的是《四十二章经》里说:“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可叹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多的是身处于危险还自以为美丽的人,知道美丽是危险的人却总在少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放下执着,提升自身品质

初学佛人很不自觉地就犯一种毛病:心很敏感,整天看别...

认真不执着 放下不放弃

有人以为念佛法门方便,要通过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贪在哪,痛在哪

真正的布施圆满是对物质、对法、对自身没有贪着。那怎...

两个和尚

有二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

百千方便,惟有放下一着最省力

知老居士,为己躬下一着,决志甚急。此念生死事大,当...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

从文字相你来觉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两种:一种道是不能解释的,离言说相的,...

为何我们活得不快乐

心念,就像空中的云雾。如果你自然安住,它是无利无害...

8种心理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广泛社交活动的必要条件。...

吃药消毒是不是杀生

问: 我是香港中文大学通讯工程系的。请问,传统的生...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想往生的人,是否需要戒掉手机和电脑

《维摩诘经》当中说:心净则国土净。往生净土需要以清...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为何相爱容易相处难

《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

阿閦佛名号的功德利益

阿閦佛(即不动如来)名号在经典中提及亦含无量功德利...

对未来的担忧和顾虑,该如何放下

问: 现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居士内心时刻...

念佛具足定学之实事

念佛何以能具定学?《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济群法师: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问: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执? 济群法师答: 情,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