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财布施不及法布施功德大

济群法师  2014/03/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财布施不及法布施功德大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是佛法。

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们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为有了法,佛体验到了法,证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依法修行中来。如果我们行菩萨道,能够依法修行,依法度众生,这种供养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反过来说,你光是用好东西去供佛,这种供养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供养,真正的供养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给佛上供了?也不是,供还是要上的。前面刚说过,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时也可以克服我们的悭贪、吝啬、小气,上供也是修行的一个方面。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内容跟前面一样,不管是修财供养也好,修法供养也好,真正的供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长时间的,尽未来际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济群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对财神的供养和礼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经化字函《...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

了然法师《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稽首地藏王 功德妙难量 慈心深逾海 愿力广无疆 昔为光...

卖掉贫穷

这这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允许这个下贱的奴婢进到屋内?...

做了这个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

摧毁善业的四种因

行善就一定会积德吗?不一定啊。播种下的善业有时会被...

海涛法师:点灯的功德

在经典里面,灯代表光明,轮回的众生代表黑暗。所以在...

我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呢

阿弥陀佛,虽然仅四个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释迦牟尼...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对吗

问: 见财不贪著,才是财布施的说法对吗? 济群法师答...

面对逆境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面对同样的境界时,不同人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区...

出家人如何面对外在诱惑

问: 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

佛法的体验应该从何处得入呢?这是每个学佛者都关心的...

腊八粥的做法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

除念佛外还需要受持哪部经典吗

问: 我们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是否要选一部经典来读...

好名产生的障碍

美貌会贪著,紧接著很多方面都会贪著,比方说长得很帅...

星云大师《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一个国家、一个团体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对年轻人是否...

我执会障碍无限智慧与悲心的发展

我执就像是个捣蛋鬼,会使我们孤立寂寞、与他人敌对;...

与泥对话

一切美好都要付出代价。你的梦想越美丽,你需要承担和...

睡觉的10个禁忌

一、忌睡前吃东西: 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部分活动...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推荐】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

★欲明心见性,先改个性。个性那么暴躁,那就不要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