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2011/05/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因果法则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无论是否学佛,每个人都生活在因果法则中。大到天体运行、山河易位,小到一草一木、一饮一啄,都是因果律运行的结果。

因果律是佛法的基础。佛陀以彻悟的大智慧,从三世因果的角度告诉我们:富贵的正因是布施。

布施的本质是无我。布施的最终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布施大致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布施的果报互相含摄,重叠无尽,微妙难思。比如:一个人布施学费给穷困的学子,受助的学生圆满结业,又做教师,培育桃李满天下。那么,这位教师的每一分收获都有布施者的功德;他教出的学生又造福社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这成就里仍含有最初布施者的付出。至于供养三宝,弘法利生,造福社会大众的供养布施,将感得种种福报,功德述说不尽。

布施一分钱,功德有多大? 我们今生能获得人身,布施一分钱,有多少众生成就了我们,就有多大的功德:

父母生我养我,师长教育我,善知识引导我督促我修学佛法,无数人的劳动创造了我口中食、身上衣、存身的房屋。试想:如果每一件衣服都要我们自己一丝一缕去织造,每一粒粮食都要我们自己去播种,每一间房屋都要我们自己一砖一瓦来建设;如果没有父母生养抚育成人,没有善知识引领走人佛门,我们又怎么能有今天的暇满人身,能够布施一分钱?

所以,我们如果能够真心布施一分钱,这一分钱就是代表所有成就我们的众生布施的!

佛菩萨善用这一分钱,作广利众生的事业,所得无量无边福报,自然悉皆回归法界众生。这就是诸佛菩萨所感叹的众生果报不可思议,诸佛愿力也不可思议。

有人以为有钱就可以买到一切,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现在手中的钱,也是以前布施的结果。

金钱的等价交换只是表面现象。金钱的真正含义,是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各种付出的证明。付出就是布施。我们持有自己布施的证明,才可以合理享有其他人的劳动成果,社会因此才能顺利运转。因此,施舍是富贵的正因。

处于因果循环律中的人类社会相依相生,个人不能孤立存在。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因此,金钱并不具有我们所能把握的实质。作为一种劳动和付出的证明,浪费金钱,就是浪费他人的劳动和自己的福报。

三世因果规律使布施的果报伸展开来,从前生到今生,又延续到无尽的来生。我们今生享有的种种福报,都是以前种种布施的结果。

如果只想享受,不修布施,以前的福报享完,自然没有权利再享有他人的劳动和付出,结果就落到贫穷的境地。贫穷的果报说明:一个不修布施的人,就是不肯积累福报的人。他要生活在人世,不得不有更多的劳动和付出。因此,布施应是和我们的生命长河共生并行的一种行为。

生命不止,布施不断。

佛陀在世时,教导在家居士把收入分作四份: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作为积蓄,一份投资生财,一份广行布施。

《布施经》、《业报差别经》、《大智度论》中详细记载了种种布施功德:

按时布施的人,身心清净,四时平安;

常布施的人,身心舒适愉快,没有散乱;

如法布施而且尊重受施者的人,将来安稳快乐,人见人爱;

以慈心布施,能远离杀害逼迫;

以喜心布施,能远离忧愁苦恼,无所畏惧;

以广大心布施,将得到无量福报;

以清净心布施,将得无上智慧……

布施的含义深广无边:大到布施生命,舍身饲虎;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佛经。小到一钵水,一文钱,几粒粟米。

工作中勤恳敬业是布施,家庭中敬老爱幼、细心体贴是布施,为人处事正直诚恳、负责任、肯担当、有耐心、能包容等等所有止恶扬善的利他言行,都是布施。以布施将心中的大爱真情发扬广大,使内心充满柔和喜悦的光明;以布施去掉贪嗔痴三毒业障,将所有身心的污染损之又损,布施出一个清净无染的法身世界,布施出一片清明开阔的人生天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潇洒人生,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切宗教、哲学、文学、...

佛誓断众生贪欲之因缘

世间狂逸之甚,莫过于贪欲,因此应当勤断贪欲烦恼。 《...

我们的生命需要拜佛

礼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礼仪,相信只要是中国人都...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身有生死,法性不灭

3月12日,日本发生了举世震惊的9.0级大地震,地震、海...

【推荐】布施他人骨髓,自己女儿得救

江西电视台一套有一档栏目叫《传奇故事》,这是一个以...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

写给徘徊在修行路上的朋友

修行就是很苦的一件事情。其实修行说起来很简单,但是...

开愿法师:念经需要持五戒吗

问: 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修行人的心一定要直

修行人的相有多种。现在讲一个出家人,叫做持律,是民...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一切就在自然中---圆慧法师法语

1.真、善、美是有次第的。真是原原本本、是实相。在...

座位示出人生哲理

读大学的时候,我在大讲堂里听过一次讲座。那是学校最...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

「不动念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

怪兽的传说

在无边无际的森林里,有一棵树冠簇密的老树。也不知从...

修净土的人是专修好,还是圆修好

问: 有法师说,净密双修的功德最大,单修净土念佛法门...

追求名利的心永远都没有尽头

许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