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明海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陀如何教导我们布施

大家看看佛陀教导我们怎么样布施?首先他让我们这样来观察布施。“若施彼已,则是我有”,通常我们会说:我有钱,我有什么,有什么。其实你把钱抓在手上,不一定是真正地拥有。佛经里叫“五不坚之财”。哪五个呢?有水火的。如果有水火的灾害,你的财产会损失吧?有盗贼的,盗贼有份,小偷上你家去偷,现在还可以在网上作案,所以是盗贼的;还有呢,是国王的。国王是指国家,以现在来说,如果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那你手上的钱,相当于被国家拿走了。还有可能是我们亲戚朋友的,因为如果你有钱,有些亲戚朋友可能会惦记你的钱,想办法来借,对吧?借了以后再想办法不还、少还。所以你拥有的钱,其实是这五个方面共同拥有,所以是五不坚之财,不是坚固的。

“余家中者,非是我有”,“已施者坚,余者不坚”,看到了吗?钱啊,布施出去才是坚固的。为什么?布施出去就有布施的善业力量,这个善业的力量很大,佛经里有一个偈子:“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里讲的业,包括恶业,也包括善业。所以如果你有布施的善业,这个善业经过很长的时间(百千劫的时间非常长),它的力量也不会消失,果报还会落在你的身上。

“已施后乐,余者现乐”。这段经文太精彩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把钱、把财物布施出去,这种乐是什么呢?是未来的乐。相当于把你们的快乐存在银行,是你们未来的希望、未来所拥有的乐。“余者现乐”,留在你手上的钱呢,是现在的乐。姑且说是现乐,其实还不一定呢。“已施不护,余者守护”,如果你把钱布施出去以后,你不用再为这些钱操心——怎么守护它,怎么让它增值,怎么让它不受损失....。但是留在家里的呢,你就得操心了。

“若已施者,非爱所缚,余者增爱”,已经布施出去的,由于这种布施的行为,我们就不会被贪爱这根绳子捆住,而留在自己手上的钱呢,会增长贪爱心,而且这种贪爱增长到一个程度会很可怕。过去的一年,党和政府反腐,在反腐中,我们看到有一些人对钱财很贪爱,以至于使他们敢违纪犯法。还有一些人的贪爱增长到一个可怕的地步——钱变成了他的“宗教”,恨不得晚上睡觉都搂着钱。

“若已施者,非我所心,余者我有。” 这句话有很深的佛理。我们众生有两种执著:我执,我所执。你们现在在柏林寺,如果家里给你打一个电话,说你非常喜欢的一个茶杯被家里的人摔碎了,你马上会心痛。所以杯子虽然在家里,但是其实是在你心里。这就叫我所执。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属于我所执,所以如果布施出去呢,就没有我所执的对象了。

“已施无怖,余者怖畏”。布施出去的东西你不用害怕它被人抢走,但你拥有的东西你就会有害怕。

“若已施者,是道基柱,余是魔柱。”如果布施出去,然后把这个功德回向佛道、回向无上正等正觉,那就是道的基础和柱子。

“已施无尽,余者有尽。”你布施出去的钱,它是一种功德力。这种功德力,会给你未来的生命,带来无尽的影响,带来无穷的正能量。也许你帮助过一个人一百块钱,你无意之中做了这么一件事,而这个人又在某一个时间、空间的流转中帮助了别人...这么一个布施行为,给你自己带来无穷的善缘,甚至改变命运。这种故事很多啊。

“生意经”

创造财富呢,应该着眼于救苦。那些真正拥有财富的长者,往往是最能救苦的人。他们有救苦之德,就是他们能够解决和满足众生的某一类、某一种需求,所以才会富有。这在互联网时代,很多软件的发明就是这样的。所以这里讲的救苦,包括世间法,也包括了出世间法。这样来看的话,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应该是佛、是观世音菩萨,因为他们有无边的慈悲心。

佛经里对佛有一个比喻,叫大商主,就是这个意思,佛是最富有的。所以行菩萨道的人,要有这样的一种财富观——怎么样得到财富呢?从帮助众生、帮助别人、帮助社会,从解决某一类需求入手去创造财富,同时不断地把财富用来继续帮助众生,那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这就涉及到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习惯。我们的习惯可能只关注自己的苦、自己的需求,那么一个富有的人、一个能创造财富的人,他应该善于发现和关照社会和大众的需求、大众潜在的苦、潜在的问题。同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方法(包括技术)。假如你们现在能发明一样东西,这个东西一打开,天上的雾霾马上消失(当然不要带来其他的副作用),起码在中国你马上会成为首富。因为雾霾是我们很大一个苦。

所以说如果你们想富有的话呢,首先要训练自己善于对众生的需求、对身边人的需求、对别人的苦,保持一种关注和敏锐。你有这个习惯吗?你的习惯是第一念看自己,还是第一念关注别人?也许第一念就关注别人还做不到,还有第二个选择:第一念关注自己的苦,然后推己及人,第二念关注别人也可以啊。儒家讲推己及人,儒家的教学是从一个人天乘的角度讲;那么佛陀的教法也讲自利利他,也是推己及人。当你的境界到达一个高度的时候,就能做到完全无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天天看别人有什么苦,怎么帮助别人解决苦,那就是大菩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明海法师文章列表

聪明的人会用今生的福报,去培养生生世世的福报

一、精神财富的匮乏 快乐在心 在座各位,看起来都是成...

布施的质与量,会影响到功德的大小吗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认为布施的东西要数量多、品质好,...

【推荐】花钱还需要有智慧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福报,那么,如何使用,却反...

十善业道之不偷盗

《地藏经》云:「若遇盗窃者,说贫穷苦楚报。」 世间上...

向阎罗王献财

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

这样布施对不对

问: 我家前面要建一个庙,我捐了一些钱,这样做对不...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

【推荐】如何快速有效的积累功德资粮

凡夫众生从初发菩提心,到究竟成佛,概括地来说,要经...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戒淫诗(图)

...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不顾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义工有功德吗

问: 有个女孩家里父亲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顾,自己...

摹仿国王

世间万事最初都是摹仿而来,譬如小孩学走路、读书、学...

以身作则,反求诸己

人活在充满罪恶的世间,自身又有私欲偏情、妒忌占有等...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

人心的九个结

从前,印度有一位叫无著的菩萨,他是佛教非常有名的一...

适合办公室的健康植物

在办公室适当的养些花草,不仅能起到调节空气的作用,...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宣化上人:本固枝荣重孝道

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亲。因为佛出世七天...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

信是修学佛法的基础,如果没有信,就会遇到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