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2017/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鸡头梵志得度本缘

昔时,世尊离开舍卫国,与五百比丘僧游化人间,到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又译竹林精舍)。频毗娑罗王听说世尊来到迦兰陀竹园,即乘羽宝之车至世尊所,顶礼佛足,坐于一旁,禀白世尊:“我在闲静之处思惟时想到:今天能以衣被、饭食、床卧敷具、病瘦医药供养佛,也应该想到让我的臣民有机会供佛。于是便告诉群臣:你们也应发心准备饮食,次第供佛及僧。请问世尊,我这样做是否合宜?”

世尊说:“善哉!善哉!大王!你能饶益大众,为天人、为世人广开福田。”频毗娑罗王禀白世尊:“祈请世尊明日到宫中接受饭食供养。”世尊默然应允,频毗娑罗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退。

次日清晨,世尊着衣持钵,进城入宫,与诸比丘等次第而坐。饭食间,频毗娑罗王以喜悦安定之心,亲自为世尊斟酌百味饮食。世尊食用完毕,又为世尊收取钵具后,便取一座椅,坐于世尊前。此时世尊为大王及群臣等人次第开示种种微妙法义──所谓“布施论、持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淫为秽恶、出要为乐”等论说,令大众闻法心生欢喜。

世尊知大众已心开意解,于所说法皆能欢喜信受,无有疑虑;进一步再为大众解说诸佛常所说法──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座上六十余人闻法即尽诸尘垢,得法眼净;与会六十大臣与五百天人亦尽诸尘垢,得法眼净。世尊随即又为频毗娑罗王及诸人民说此颂偈:

“祠祀火为上,书中颂为最,王为人中尊,众流海为源, 星中月照明,光明日为上。上下及四方,诸所有万物, 天及世人民,佛为最尊上,欲求其福者,当供养于佛。”

世尊说完偈颂后,便起座而去。其后,罗阅城中的人民各依自身贫富贵贱之力,供佛及僧。佛陀住在迦兰陀竹园精舍中时,国界人民无有不供养者。罗阅城中诸梵志等亦次第供养,诸梵志聚集讨论:“我等各各出三两金钱,以筹办供食之具。”

当时,罗阅城中名叫鸡头的梵志极为贫困,所得仅够自己存活,无额外金钱可供养,便为诸梵志驱逐在外,不能随众参与供养。鸡头梵志返家后告诉妻子:“我因无金钱供养佛陀及诸比丘僧,被众梵志驱逐在外,不能随众。”

妻子告诉他:“你返回城里,向人借钱,并向借贷的主人说,如果七日后,无法归还金钱,我们两人愿作奴婢偿还。”接着又说:“罗阅城东边有一位大长者,名为不奢蜜多罗,饶财多宝,你可向他借贷。”梵志听从妻子所说,入于城中,向不奢蜜多罗长者借贷到三两金钱,并答应七日后归还,若无法归还,我与妻子愿作奴婢偿还。鸡头梵志得金钱后即往诸梵志处请求随众供养,但诸梵志已备妥供养办具,因此又拒绝了他。

鸡头梵志返家与妻商议,妻子说:“我们二人自行前往世尊所,表达虔诚供养之意,世尊慈悲,必当应允。”两人即前往世尊所,顶礼佛足问讯,坐于一旁。梵志以此因缘禀白世尊,世尊回答:“现在可以为如来及比丘僧办理饮食之事。”梵志即从坐起,虔诚顶礼白佛:“唯愿世尊及诸比丘受我供养。”世尊即默然应许。

此时,世尊回顾合掌侍立于后的释提桓因(即帝释天):“你可协助梵志办理饮食供具。”释提桓因回答:“如是,世尊!”而毗沙门天王与诸鬼神立于如来不远处,释提桓因即告毗沙门天王一同协助办理饮食供具,毗沙门天王欢喜称善。随即毗沙门天王向佛顶礼,绕佛三匝,隐藏自己的形貌,化作人的形像,领五百鬼神共办饮食供具。

毗沙门天王令诸鬼神至栴檀林中取栴檀木,有五百鬼神于铁厨中准备饮食。此时,释提桓因告诉自在天子:“毗沙门今日造铁厨,为佛、比丘僧做饭食。你可以变化一间讲堂,使佛、比丘僧于其中使用饭食。”自在天子欢喜领受释提桓因所言,于罗阅城不远处,以神通变化出一间七宝讲堂,讲堂梯陛行树皆七宝所成,周匝金铃出八种雅音,床座敷以好褥,悬缯幡盖,庄严世所希有。

此时,铁厨中正以牛头栴檀木燃火做食,其香薰遍满罗阅城侧旁十二由旬远。频毗娑罗王告诸群臣:“我生长于深宫,却从未闻过此香,如今罗阅城旁为何缘故能闻此妙香?”群臣回报大王:“此是鸡头梵志在厨中煮食,燃烧栴檀木,而有此祥瑞妙香。”于是,频毗娑罗王敕令群臣:“马上准备羽宝之车,我要赶往世尊处所,询问此殊胜因缘。”

频毗娑罗王至世尊所,顶礼佛足后,坐在一旁,禀白世尊:“过去不见此高广讲堂,今日得见。过去亦不见此铁厨,今日得见。此讲堂及铁厨不知何人所做?”世尊告曰:“大王当知,铁厨乃毗沙门天王所造,自在天子则造此讲堂。”

频毗娑罗王闻言即悲泣交集,感动不能自已。世尊问:“大王!你为何如此悲泣?”王合掌白佛:“我实不敢悲泣,但念及佛后出生之人民不能亲睹圣教兴盛,来世之人悭吝贪着财物,无威德福报,尚不闻此奇宝之名,更何况是亲眼目睹!今天蒙佛慈恩,见此奇特之神变出现于世,是故悲泣。”世尊告曰:“当来之世,国王、人民确实无法亲睹此神变。”此时,世尊即向国王说法,使发欢喜之心。国王闻法后,即从坐起,欢喜顶礼而去。

此时,毗沙门天王将一枚金锭放在鸡头梵志手中,这枚金锭掷地后又变化成百千两金,梵志即依照天王所教,拿着黄金入城买种种饮食,拿回厨所。毗沙门天王又让梵志沐浴,穿上干净庄严的衣裳,手执香炉,教导他恭请世尊说:“今正是时,祈愿世尊屈顾应供。”

世尊知时已至,着衣持钵,带领诸比丘僧前往讲堂,次第就坐。此时,鸡头梵志见饮食极多,前来应供的僧众较少,便向前禀白世尊:“今日饮食极为丰多,但比丘僧少,不知应如何处理?”世尊告曰:“梵志!你现在手执香炉,走上高台,向东、南、西、北四方如此宣说:‘诸释迦文佛弟子,得六神通、诸漏已尽的阿罗汉们,请尽集于此讲堂。’”梵志乃依佛陀教示,走上楼台,祈请诸漏尽阿罗汉。此时,有二万一千阿罗汉从东方来此讲堂;南方,西方,北方皆各有二万一千阿罗汉会集此处;共有八万四千阿罗汉云集讲堂。

此时,频毗娑罗王带领群臣至世尊处所,顶礼佛足及礼敬比丘僧。鸡头梵志见诸多比丘僧现此讲堂,欢喜踊跃,喜不自胜,便以饭食之具,虔诚供养佛及比丘僧,并亲手斟酌奉侍,欢喜不辞。供养后仍有许多遗余饭食,鸡头梵志即白佛:“如今供养佛及比丘僧,仍有遗余饭食。”世尊告曰:“你可祈请佛及比丘僧受七日供养。”鸡头梵志即欢喜向前长跪,白世尊言:“今请佛及比丘僧受七日供养,自当供给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世尊即默然受请。

大众之中有比丘尼名舍鸠利,白世尊言:“我今心中生起念头:‘释迦文佛弟子,诸漏已尽的阿罗汉们,是否全部聚集于此?’我以天眼观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方世界,所有阿罗汉无不聚集此处。今此大会纯是罗汉真人。”

世尊回答:“是的,舍鸠利,如你所言,今此大会纯是罗汉真人,东、西、南、北四方世界,无有不聚集于此者。”世尊藉此因缘告诸比丘:“你们见到比丘尼中以天眼彻睹,有像此比丘尼这般吗?”诸比丘对曰:“不曾见过,世尊!”世尊告诸比丘:“我声闻弟子中天眼第一者,即是舍鸠利比丘尼。”

鸡头梵志于七日中虔诚供养圣众衣被、饭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又以花香散于如来上。这些花在虚空中化成七宝交露台,梵志见交露台,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向前顶礼白佛:“唯愿世尊听许我愿,允我出家修道作沙门。”

世尊应允梵志出家为沙门,鸡头梵志当下即得为道,诸根寂静。日夜精勤,用功办道,最终烦恼漏尽,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三界轮回后有,成阿罗汉道。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等见品第三十四(五)》

省思:

佛法僧三宝是布施供养的无上福田,清净供养,得长养恭敬心、慈悲心与平等心,生生世世与三宝结清净法缘。如故事中的鸡头梵志,一念至诚,成就供养之善法,感得佛陀慈化及诸天护持,进而把握当下因缘,出家修道,成就出世间道果。行者当把握布施供养三宝的因缘,以虔敬心供佛及僧,修善积福;进一步发广大道心,护持佛法,令佛法久住,自利利他;一念清净心相应,定能超越世间,趣向解脱之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做一次施食等于供养所有世界佛菩萨的功德

每一次有病人要求我加持,我以前会怕怕的,有用吗?但...

出生豪贵,从礼事三宝而来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节录 「人而豪贵、国王、长...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占便宜的人,实际是消耗了自己的福报

福报的获得,根本因是布施,要在根本上努力。 布施有...

生活中有哪些简便易行的布施方法呢

阿弥陀佛,大家好!上堂课我们学习到《吉祥经》正宗分...

让一切行为都成为财布施

财布施是圆满财富的因。但是财布施并不是必须要拿出很...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

无畏布施的太子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由于他治国有方,因此国家昌...

能忍自安

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

究竟还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

化缘回来的路上,涉过一条河,又攀上一座大山,小和尚...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学佛要精进,而精进需要忍辱与耐力;其实做什么事都一...

在生气时,自己照照镜子

当愤怒生气时,拿出镜子看看自己,这时的你一点都不可...

宣化上人:结恶习重

什么叫「结恶习重」?结,就是聚集连结在一起。前生的...

【推荐】男女间交往须知

现代男女在交往异性朋友,乃至于随着感情的加深而相互...

星云大师:闻思修

别人说你好,你会很欢喜吗?你可有想一想,他赞美得对...

打坐时面对业病的干扰,该怎么办呢

参禅确实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历代有不少祖师大德,...

四种水果降血压、防中风

气温下降,血管就会收缩,冬天的血压普遍比夏天要高;...

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

净慧长老的晚年感言

我很幸运地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一岁半被卖入尼...

沟通和态度必不可缺

一位还不到退休年纪的资深医生,因为医术非常高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