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开悟的十个标准

南怀瑾  2014/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最平实的说法,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包括了禅宗的见地、修证、行愿。

宋朝有两部大著作,一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是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两者差不多同时。可惜,谈世间学问的资治通鉴,流传后世,研究者众。而宗镜录几乎被丢到字纸篓里去了,一直到清朝才被雍正提出来,几次下令,特别强调要大家研究这本书。

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十个问题,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说一样,一看就懂,不须研究。

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结镜包括很广,见色问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最后一段: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若这十个问题连一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做到了,才可以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灰息游心”,妄想心都休息了。“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到达大彻大悟后,或走小乘的路子,再转修四禅八定,证得果位,六通具足,三身具备,神通妙用,一切具足;或走大乘路子,为他人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假设你认为三藏十二部太多看不完,“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永明寿禅师劝你仔细参看他所编的宗镜录,因为一切经典的精要,他都集中在此书中。“ 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文字多美,这是永明寿禅师所讲此书的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南怀瑾文章列表

怎样使自己的气息调柔

在禅修当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样使自己的气息...

心律法师:禅茶与养生

佛教养生与饮茶有很深的渊源。禅茶的兴起和佛教弟子的...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禅堂法器与规矩详解

寺院的中心为禅堂。禅堂有四大法器:钟板、香板、散香...

达摩大师悟性论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

直指此心,佛性正是你心

初参禅人,警他用心曰:我没有看到一个什么心,在哪里...

您老人家开悟后,就万事大吉了吗

虚老开悟时参的是什么话头呢?是融镜老和尚教他的拖死...

大悲咒的来历与功德利益

《大悲咒》为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共同赞叹,功德威...

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朋友之间的友谊不是靠甜言蜜语来维系的,真正的友谊是...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

海涛法师《人间菩提》

人间菩提 生命尽管是有缺陷的,但生活是需要赞赏的,...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护法心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红螺示众法语,皆可以...

星云大师《佛教的生命学》

各位嘉宾、各位佛教的护法信徙们,大家晚安!阿弥陀佛...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宁近毒蛇,不亲女色

于诸女色,心无染着。凡夫颠倒,为欲所醉,耽荒迷乱,...

平实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实了,煮出来的饭,才会香美可口;木实了,做出来的...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推荐】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