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净界法师  2019/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好人」与「道人」的不同

好人和道人是不同的。你看外道,或者说慈善家,他们也做很多慈善事业;你学了佛法以后,你行菩萨道,也做了很多慈善事业。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做慈善事业,那是一时的感动,他有恻隐之心。他悲悯众生,触动他的恻隐之心,他会做一些利他的事业,这个叫做善念。善念是由感觉来触动的,一定要有外境的刺激,所以他的心是不决定的。他有时候造善,但是有时候就不一定造善。换句话说,只要你用恶因缘刺激他,他就造恶。

但是,佛法的觉悟就不一样了,佛法的觉悟,他的断恶、修善、度众生是决定性的:我一定要断恶,我一定要修善,我一定要度众生!

我希望我们净土宗人要慢慢了解一个概念:我们心中所发的愿是有不同的。有些人他发愿求生净土,是“我很想要往生”,那么你这种情况是带有感情的,你这个是一时的相应、一时的冲动,你不一定会往生。

但如果你是经过佛法的训练,对三界生死如实地观察,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如实地了知,而做出一种智慧的选择、智慧的判断,你是“我一定要往生”,不管什么情况发生,就算来生给我做国王,通通没有用,这个就是善根!

所以,宗教师跟慈善家是不同的。慈善家是“我很想要做善事”,这是一个慈善家;菩萨的道是“我一定要做善事”。所以你看,受了戒跟没有受戒就是有不同,因为你有戒体。这个包括了你智慧的观照,包括了你心中的愿力——誓愿力、观照力。

我们学佛,刚开始可能有些行为跟世间人看起来是相同,但是我们的内心世界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教育以后,心中是有观照力、有誓愿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让外境成为自身成长的力量

我们一个人出生在这世间,生活周遭一定有很多的人、很...

圣严法师《花开花谢,不执著》

世间的万事万物,不论是山川大地、环境中的任何事物与...

弘一大师的出家因缘

人生几十年只在瞬息之间,纠缠于蝇营小事中却忘了生命...

【推荐】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这世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种种法...

慈舟法师:死心念佛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

正念不足,内心就会生起邪念

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

念一转业就消了

不管是身体上、家庭上,还是工作上,有坎坷挫折了,不...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赌博的十则危害

原文: 一坏心地。 假手博弈,以攘人财,与盗贼何异?...

爱心的良药

现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虽然日新月异,但我们也...

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问: 对过往的痛苦,内心总无法释怀,该怎么办? 索达...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素食护地球

《增一阿含经》云: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为子孙做富贵计者...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万般将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