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弘恩法师  2018/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真的了解因果,懂因果吗?

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了解因果吗?懂因果吗?很多居士肯定在心里面说“我懂啊,我当然懂啊,学佛的人能不懂因果吗”。其实错了,因果是如来的境界,佛陀的境界,众生很难了知因果的本末究竟。

为什么呢?我给大家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譬如说这多花,花是由什么长成的?由种子,对不对。那么请问大家,一粒种子又是经过怎样的变化才成为花的呢,而且每一粒种子长出来的花还都不同。大家都知道,种子为因,花为果,但就是这种简单的认识恰恰蒙蔽了我们对因果微细地认知。

现代科学可能会说,它是靠阳光、水分、土壤等等条件,但这仅仅只是科学能发现的,还有更多我们发现不了的。《楞严经》中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鹤为什么是白的,我们知道为什么吗?但是经典里面佛说如来就能如实了知它的本末究竟。所以,不要总说自己懂因果,我们懂的因果都是相似的因果、近似的因果,真实的因果只有佛陀的智慧才能通达,就连阿罗汉也都不能知道究竟因果,何况我们凡夫。

因此,我们得好好地把我们傲慢的心放下来,学习经论、祖师大德的著述,这样才能不违背因果,否则我们违背了因果也会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能如实地了知因果。

五种因果不是说因果有五种,而是说一个因成果的时候,同时显现出五种,《成唯识论第八卷》里面说,“果有五种。一者异熟,二者等流,三者离系。四者士用。五者增上。”因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来分别解释一下。

一为“相异受报名异熟”的异熟果,这个异熟有三种异熟: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异类而熟,就是因和果并不是同时,有在当下受报,也有在后时受报;异地就是不在原地受报;异类则好比你这一世是人,下一世又转成了人,但是来世的这个人和今世的这个人,他不是同一个人,不是同样的相貌。综上,这就是异地、异时、异类。

第二个是“相似而转名等流”的等流果,即这一世与下一世善恶的习气相近。

第三个为“究竟解脱名离系”的离系果,就是离开烦恼的束缚。离系有两种,第一是世间离系,第二是究竟离系。

世间离系是我们在世间上的能够不受钱财,不受世间烦恼,不受世间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活得比较自在。另一个是出世离系,即能够解脱三界的见惑、思惑、无明惑等,成就声闻缘觉,乃至精进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够究竟成佛。

第四为士用果,就是能为所用,即我们在轮回当中,所串习的恶的或者善的能力,能够承办世间的善业、恶业、无记业。

第五为增上果,即业习会增长的,唯识宗里面说:“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我们阿赖耶识中,这些习惯的力量,会一生一生猛涨的,前一世遇到佛法修习善法,这一生修善的力量会更强;前一世造作恶业,没有遇到佛法,那么你这一世作恶的力量也会更强,这个就叫做增上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 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

佛法修学中的种种歧途

进了佛门之后,如果没有用功调伏烦恼,轮回中的可怕劲...

为什么倒霉事总找上我

南宋词人辛弃疾曾感慨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佛说邪淫有十种罪

○三曰邪淫,彼或有父所护,或母所护,或父母所护,或...

女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梵语优婆夷,中文意译为清信女,即在家学佛的女众。不...

何谓菩萨?何谓佛?

网友:何谓菩萨?何谓佛?我总是把佛学归结为哲学体系...

面有菜色者五谷杂粮帮你补

常宜清轻甜淡之物,大小麦面粳米等为佳。唐孙思邈《千...

细心体会佛法

一、对师长智、悲功德的信心 《华严经》极其殊胜,名...

业力带着你去旅行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

福报大的人怎么厌离娑婆

有些人厌离娑婆有困难,为什么他对于厌离娑婆有困难?...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念佛真能治病吗

念佛真能治病吗?很多人对念佛能治病产生了有些疑问,...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

宏海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缘殊胜,又在我们《...

圣严法师: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小孩

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信守承诺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

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

网友:顶礼师父,弟子近日读了梁武帝和达摩祖师毫无功...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提起心念,对治内心毛病

大家更要提起心念,抓紧用功。我昨天在妙吉寺也说: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