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抑心不违教法

2014/06/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抑心不违教法

过去,有一位宰相过世时,儿子年纪还很小;宰相去世后,家中没有任何收入,所留下的家产很快就花用殆尽。坐吃山空的宰相之子,过着孤苦无依的生活,又没有人能为他引荐觐见国王,因此生活穷困潦倒。

宰相子日渐长大,颇有其父之风,才智过人,拥有治理民众、决断事情的能力,足以担任辅佐国王的宰相。及至壮年,体型勇猛强健、相貌端正庄严,力大无穷且具备种种才艺。他想:‘我现在这么贫穷,能做些什么事呢?因为父亲的名望,我并不适合从事卑贱的工作。虽然拥有种种才艺,但因为没有福报,所以无法一展所长。我也想找个工作好好过活,但我并非出生在低下的种姓,不能去做那些卑贱的工作,真是令人苦恼啊!’

宰相子又思惟:‘因为业力的牵引,让我如此地穷困,即使有父母的尊贵家业,却苦无施展运用之处。低贱的工作很容易找到,但我却不能去做。既然如此,我干脆去当个盗贼,反正私下偷偷地做,别人也不会知道。只要作些表面功夫,在腰上系上二个箭筒,再佩把刀剑,看起来既威武又庄重,就像狮子儿般,勇敢而无所畏惧。’

宰相子决定当盗贼后,又思惟:‘如果去偷一般百姓的家,会让他们贫穷无依,于心不忍。国王拥有无数珍宝,少一点无关紧要,还是到王宫去偷东西吧!’于是,他便前往王宫,进到国王养息的地方。国王发觉盗贼闯入,静默不敢出声。宰相子偷了国王的衣服和璎珞后,先放在国王的床头旁。当时床头旁有一盆水,旁边堆积了一些灰尘。宰相子又饥又渴,以为灰尘是麨粉,便以水和着喝了起来。当他喝完了后,才发现那是灰尘,恍然大悟:‘灰尘都可以吃了,何况其他东西?肚子饿了,大不了吃草果腹,又何必当贼呢?这种败坏道德的事,家父是绝不会去做的。’

于是,宰相子便将原本要偷的财物放下,空手返回家中。国王发现盗贼竟然什么都没偷就离开,觉得惊奇,命人找到宰相之子,询问他:‘你冒着生命的危险入宫偷窃,偷到东西了,为何又放回原处,空手而回呢?’

宰相子回答:‘大王!小民当时觉得饥渴,误喝了灰尘水来止饥渴,却也因此而灭除了盗心。因为在吃了灰尘水后,知道要止息饥渴并不困难,对于自己偷盗的行为感到十分惭愧忏悔,因此发愿不再造作恶业。大王!小民并非庶民百姓,而是前宰相的儿子,因为家道中落,才潜入宫中作违法的事。从今日起,我即使喝灰尘水、吃草来果腹,也不会去当违背良心的盗贼。我的父母教导我礼义、家训,我宁愿饿死,也不违背父母的教诲。’

国王听了宰相子诚心的忏悔后,认为宰相子虽有过错但知悔改,欢喜赞叹:‘贫穷会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耐力和惭愧心,无羞耻心的恶人,会为了追求物欲而造作种种恶业。你能够以惭愧心约束自己,转化自己的贪念,让自己不违家法,不致误入歧途。这是贤者的作为,也承袭了你父亲的良善品德,以教礼、道德规范自己,而不被追求物欲的愚痴心所惑。我已经亲见你的行为,不需要再花时间去观察了。你是一个意志坚定,勇健又有智慧的人,而且心地真诚、善良,今日所见实属难得,我决定让你担任宰相,相信你一定能成就比父亲更伟大的功业!’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六(三五)》

省思:

佛法提到有二种健儿:一者自不作恶,二者作已能悔。由此可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之后,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错,勇于改过向善,且誓不再犯,重新出发,就是真正的有力、有勇之人。

由于坚固的执着、习气,身、口、意三业极易随顺习气而有所违犯。除了藉由持戒来防非止恶,还要透过反省、检讨,省察自己的身、口、意有没有过失?有没有不圆满的地方?有,马上改过、修正。如是不仅能改变积习,还能收摄身心、沉淀妄想。在不断的反省、检讨中,烦恼习气愈来愈淡化,这念心愈来愈能作主,就是在向上提升,定能成就一切功德与事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八种治心的方法

佛教经典处处都在说我们的心,以及如何解决或者说安慰...

大邪见的种类与过患

在一切邪见中,以大邪见的过患最为严重,下面我们详细...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从妄想躁动归回于平静

人常常有一种冲动:我一定要到什么地方去看看!实际去...

为什么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们平常当然理观不碍事修,理事圆融,你该拜忏还拜忏...

心是如何「作茧自缚」的

作茧自缚这个成语,借用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来...

智者除心不除境

许多人喜欢在寂静的环境中,读书修道。如果没有这样的...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恩爱别离怨憎合会,此皆为苦无有欢乐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城里有一位长...

跟佛菩萨讨价还价

一个居士说:师父,我发愿诵1000部《地藏经》,回向给...

安住于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

如何帮助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问: 如何帮助一个有赌博,不务正业的人早日回头? 大...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往昔,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开...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宣化上人:用这十种心来念咒,力量就大了

念大悲咒的十种心,也适用于一切佛菩萨咒语: 1、大慈...

什么是加持,加持是如何发生效用的

问: 什么是加持?什么是气场?加持是怎么发生效用的?...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

怎样避免罪业的增长强大

贯通三世,强者先牵 前面是讲到业力的生起,这以下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