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昼执火炬的人

证严法师  2014/09/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为了离开乱世,除了自修也要教育众生,让人人的心能开解。

他很认真修行,但愈是修行,对社会的乱象愈是觉得忿忿不平,一直觉得怎么大家都那么傻,每个人的心都是堕落的,整个社会一片黑暗。如何打开人的心门,让人人点燃心光?他思考着要用什么方式引起人注意,只要有人注意到他,来向他请教,他就可以发挥智慧,将自己所知尽数开示。

后来他想到一个好办法,大白天举着一支火把,到处喊着:“人间太黑暗了,太黑暗了,我点燃这把火来为大家引路。”

大家看到了,心里都在想:这个人到底怎么回事,是精神状态不正常吗?

不过也有人去问他:“明明出了大太阳,外面亮晃晃,你为什么还要拿着火把呢?”

他很开心有人注意到了,就回答:“因为人人的心地都很黑暗,你们见不到光明,所以我要用这把火引出你们心中的光芒,要照亮你们的心。”

听了这话,有的人一笑置之,有的人摇摇头,觉得他很可怜。

无论大家反应如何,修行者仍是每天如此,大白天拿支火把,一直喊着世间黑暗。

佛陀知道了,觉得修行者出发点是善意的,只是所用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开启人心,这种欠缺智慧的善心,实在有些自大妄为。于是佛陀化身为一位贤者,来到修行者面前,问他:“你真的什么事都知道吗?”

修行者说:“你有什么疑问提出来,我都能回答你。”

贤者就问了:“古代典籍中谈论天文地理,四时调和的道理不知道你懂不懂?”

“这太高深了吧!我怎么知道四时是如何调和的呢?”他回答不出来。

贤者再问:“那么你知道天上星相运作的道理吗?”他又回答不出来。

“天文地理你无法回答,再问你如何治国。有什么方法能使人人致富、社会祥和呢?假使有外国侵犯,如何调兵遣将?这些都是人间事,你能回答得出来吗?”

“实在没办法!我是个修行者,既不知天文,也不懂地理,至于人间的事,该如何治理国家,如何防范外国侵犯,这些方面我也没有想过。”修行者觉得很惭愧,原来自己所知的事这么少。他放下了火把,以非常惭愧的心向贤者求教。

贤者此时现出佛相,向修行者开示:“若多少有闻,自大以憍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只是稍稍悟了一点道理,就自以为万事通达,于是贡高骄傲,这不是修行人该有的心态。好比一个盲人拿着火把却看不到路,又如何为人指引方向呢?

心地黑暗的其实正是修行者自己,拿着火把走进都会人群中,那点光亮就像微尘一般,又有谁能注意到。

佛陀的教育,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像那位昼执火炬的人,自己内心还是黑暗的,却说要拿着火把为人引路,这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要自我引导,帮助自己走入正确的道路,不要自己看不到路,还想引导人走。好心虽是好事,但是首先要道理分明。

时时对大家说,要人和、事和,理就和;人圆、事圆,理就圆,和睦圆满都在人与事中,才能练事会理。在“无着行”中,能藉由人事物来增加我们的智慧。有智慧的人常心存感恩、事事尊重。要学佛,尊重的态度很重要,用佛心看人,人人是佛,这是修行者不能缺少的尊重心。

也一直在说“感恩、尊重、爱”,虽然很浅显,但是做人的规则中不能缺少。离开了尊重,就不能产生感恩心;离开了感恩,就无法尊重人;如若缺了这两项,爱就不必说了。爱必须是真诚的爱、是智慧的爱,而不是妄自尊大与自我膨胀。自大妄为不可行,人必定要能缩小、尊重,视自己若微尘,才能尊重他人、才有感恩的心。能如此,处处都能发挥大爱的功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如何用善巧劝导别人修习净土法门

问: 我朋友有这样一个问题,她说她经常遇到有缘人就...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这个悟性真常了惑虚妄,就是说啊我们先经过破妄,诸位...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佛子应继承佛的家业

我们修持善法、积累福德的时候,要靠自己的力量,不能...

【推荐】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

满了吗

徒弟去见师傅: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

法名太多用哪个合适

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

问: 为什么原谅他人过失是善法呢。请一开示一下。 方...

老人的寿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问: 法师您好,末学家母为七十七高龄在家居士,受五...

慧律法师《楞严经重点提示》

请合掌,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

济群法师: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

「净土四信」是每个净业行人的必修课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们所处的这个...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波斯匿王的慈悲胸怀

过去,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两军交战,二国战力相当,但...

【推荐】优昙法师与《莲宗宝鉴》

优昙法师是元代高僧,俗姓蒋,安徽丹阳人,家族世代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