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海涛法师《净土经典菁华选辑》

海涛法师  2010/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1.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2.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乃至无上菩提。

3.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4.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

5.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实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6.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

7.一心清净,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8.要当孝顺,至诚忠信;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

9.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10.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现在其前,经须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

1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12.惑道者众,悟道者少,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

13.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14.常运慈心拔有情,渡尽无边苦众生。

1.念佛当生四种心:

一、无始以来造业至此,当生惭愧心。

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

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

四、佛如是慈悲,当生感激心。

此四种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

2.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3.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5.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6.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偏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7.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8.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9.末法万年后,余行悉灭时,释迦如来以慈悲特留念佛。

10.成佛虽难,求往生易得;仰佛本愿力以为强缘,故虽凡夫,亦得往生报土。

11.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当勤精进,生安乐国。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2.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3.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持名妙行,非愿不足导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4.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

5.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6.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

7.当来经法灭靳,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陀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8.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

9.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10.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11.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12.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却在此经。

13.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

14.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

15.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直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

2.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

3.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势生死之罪,此之谓也。

4.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5.《阿弥陀经》中:「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乃指此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6.不可思议略说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

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7.愿者,信之卷、行之枢,尤为要务,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8.修行别无要术,但真信愿生,一向专念则一切行履,无烦改辙。

9.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10.若不专念,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

11.专念西方阿弥陀佛,以诸善根,回向发愿,决定得生,永不退转,亲近弥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海涛法师文章列表

达真堪布:往生西方净土的最低标准

往生西方净土的条件,在显宗里讲是四因,在密宗里讲是...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推荐】净土宗的思考,永远要把功德归于佛陀

什么叫皈依?就是:必须要空掉自我! 我们能够往生,是...

极乐世界的四土生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悉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正...

老人痴呆或失忆症的人能否往生

问: 有两个疑问请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痴呆症或失忆...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海涛法师:你可以不生气

一 1.佛陀教导我们,快乐最基本的条件是「自由」一种...

海涛法师《佛陀的二十二相》

佛陀的二十二相 1、牛王眼相:于无量世,乐以善眼,和...

海涛法师:素食革命

素食革命~内心的觉醒一 1.吃肉正是一种没有正当理由...

海涛法师《放生手册》

序 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我...

为什么鸡蛋和牛奶不能吃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

极乐世界之美

在这个世界上 ,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愿享受幸福安乐,也...

古代高僧的德行典范

《缁门崇行录》这一部书专门记载古时候修行人品德的风...

如何供养出家人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

素食怎一个「吃」字了得

素食怎一个吃字了得? 素食,首先卫生、安全,这是素食...

人生顺口溜

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骗自己; 活多干,话少说,...

世上几人能悟透

1、燕山窝,向阳坡,野老筑巢在百合。无车简出少生事...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佛与提婆达多所结的冤结

昔时,佛与大比丘们一起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游化。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