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明一法师  2014/10/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极的处境,出家人更是被冠上遁入空门等等极端消极之说。这是世人不了解真实的佛教,有着这样观点的人可以称为是佛教的煋人。可惜的是世间这样的煋人太多了,甚至是刚学佛的人,也往往就有这样的误解,成为佛教的煋人。

这也难怪他们,因为在最近一百多年来,佛教被误解甚至可以说是被毁灭得太利害了。利害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社会上的宣传媒体对佛教都不了解了。而这些宣传媒体是世人们了解自己身边事情的来源,他们对佛教不了解甚至误解的话,自然引导大众误解佛教。

所以,现在学佛的人绝大部分不是因为社会的媒体而引导进来学佛的。很大一部分学佛的人是因为感受到了生活的痛苦,或者因为生了很严重的病;或者因为走投无路;或者因为受到了严重打击;或者因为……他们开始学佛都是带着一身的伤痕走进佛门。所以,在世人的眼里才有这样的误解。

这在很多准备出家的人身上有很现实的体现。他们的父母听说自己的子女要出家简直就认为是奇耻大辱,觉得自己的子女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难道真的是走投无路了?不光是父母会有如此的想法,就是他们身边的人也是这样看的,很多热心人还参与到劝解不要出家的行列。

这十几年来通过一些正法的宣传,这样的情况刚刚有些好转。但是,正法的宣传力度太差太小,根本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可以这样说,现在正法的宣传就连一些打着佛教旗号的神通、鬼神宣传的力度都不如。所以,佛教依然是处于被误解的状态。

这从一些刚刚进佛门开始学习佛法的人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对神通、鬼神的兴趣远比正法的兴趣要来得大。对于哪里出现了奇迹;哪里将会出奇迹;哪里出了解释不清楚的事情特别感兴趣。所以,佛教在他们身上依然是处于被误解的状态。他们成为佛教正法的煋人自然是再合理不过了。

可以这样说,当年自己要不是遇到做了二十几年《法音》编辑的师父,自己根本没有机会走上学佛的道路。所以,自己特别注重正法的宣传,因为自己认识到正法的宣传实在是佛教的当务之急。力量不足没有关系,日积月累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即使自己一开始就接触到了正法,自己依然还有着空的时候,还是对佛教中的空不甚了了。应该是在出家了三五年之后,跑马看花地看完一遍藏经之后,才算是初步了解了佛教的真空与妙有。这才知道佛教是最积极的宗教,这在自己几年来的日记里面记载得十分清楚。

尽管那几年天天对着寺院里面的木鱼,但是很难感觉到木鱼所代表的精进或者叫努力积极。尽管每天都要念“……如少水鱼,如救头燃……”,但是好像总是在忙于完成功课作业。尽管天天被提醒“……大众当勤精进,谨慎莫放逸……”,但是很少放到心上。

更有甚者认为一切是空,那还要努力干什么。再加上对“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的误解。消旧业不是应该越刻苦越好吗?那么越折磨自己的身心算得上是消得最快了吧!认为什么也不干,不是不造新殃的最好办法吗?!这些对空的错误理解,让自己走了很多痛苦的弯路。

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因为佛陀为了讲解本意就是先从“空”开始讲的,要我们先认识到一切都“空”。这在佛所讲经中最先度五比丘所说的四谛法上有很明确的标志。这和“空”性一样,这种讲法有他好处也有他的坏出。好处是这种讲法可以让我们最快地从痛苦中脱离出来。

坏处当然是我们容易停留在“空”里面,不能了达真空妙有。因为佛陀后来才给我们讲大乘,讲妙有。这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表现的最为突出。只是我们得到了点“空”的滋味,尝到了点“空”的甜头,再加上我们的堕性,因此而舍不得出来。深陷“空”这个安乐窝之中,乐不思蜀。

所以,学佛第一步就是要走出“空”的陷阱,要从自我的惰性中走出来。所以,佛陀用“空”把我们骗出三界火宅之后,告诉我们还有一个更好的大乘。告诉我们“远离三界,而能庄严三界。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众生,起灭贪恚痴烦恼焰法。”

后来的祖师也说“应观空以遣累,莫着空以废善。应达有以兴慈,莫取有以起罪”、“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等等来告诉我们不要掉在“空”的温柔乡不出来。要应用空来实现我们的妙有,达到定慧等持而广度众生的目的。否则最大最大的成就也只有一个自了汉而已,失去了我们难得人身的意义。

这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意义,因为一切是空的,是假的。人生的确就像是一场戏,但是我们不能不演下去,不演下去就不成戏了。我们要在知道人生是一场戏的基础上,认真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且认真、努力、精进地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自己的角色扮演的非常出色,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有他的真实意义。

只有这样,人生的戏才成为一场好戏,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同时,因为我们知道人生不过是一场戏,我们就不会执着于这场戏中的得失是非,明白一切是空。从而轻装上阵,演得无所顾忌,演得更加投入与真诚。通过自己的努力扮演,让更多的人因此感化,因此梦醒,做到假戏真做。让大家因此了断烦恼,离苦得乐。

这才是佛陀教导我们的真空妙有,否则空过一生,失去了我们这一难得人生的意义。这也更适合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否则就脱离了社会,走上了空中楼阁的处境,佛教很快就会消失,违背了佛陀的本意。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难得的人生,不要让自己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你心里的苦恼和困惑是谁放进去的

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说有个人总是非常苦恼,他听说佛...

女人和钻石项链的故事

泊桑在小说《项链》里,描写了一个女人和她的钻石项链...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

星云大师回顾84年的人生之路

常有人问我,关于我的人生。在印度,一般的宗教徒,要...

十修歌

十修歌 一修人我不计较 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菩提心是吸铁石

我们不伤害众生,自己就不容易被众生伤害。你不想受苦...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愤怒时先想想对方的优点

几乎每个人都有情绪冲动的经历。有时,看到别人火冒三...

六类可以清除体内毒素的食物

第一大类:蔬菜 所有新鲜的绿叶蔬菜对于便秘是有效果...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少一个念头,则少一个业,多一个解脱

对任何事都能放得下,放下即功夫。平常就对任何事不挂...

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帝释桓因修忍辱

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

证严法师《净因三要》

净因第一要 一.孝养父母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 世间之孝...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