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2014/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宗风远播,名扬四方。偶因诸多病缘,遂发心专志念佛求往生。神效所致,大师诸病皆愈,神清气爽,较之前判若两人。大师从此不慕宗风,一心归栖念佛法门。其门人多有疑虑者,大师即开示言:“《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语,较之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尤为直接痛快。”

门人再有顾忌者,大师遂举例:“修禅行人,诸如泰首座纸衣道人等皆坐脱立化,却未明大义,未脱生死!”。进而一语道破天机:“其诸禅人等,果能回此一段参禅精神,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必稳得上品上生也!”。

大师一生以求生净土为职事,不欣世语,一天持念十万声佛号,孜孜于出离苦海的道业。为明心志,大师还将门人所集其开示文稿中的宗门语句删去大半,其弃禅归净之心天地可鉴,日月同辉!更有幸甚者,大师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楷定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师果然自知时至,其往生日告众说:“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呜呼!成办生死大事有几人能如此洒脱自在!

不独梦东禅师如此,净宗第六祖永明大师亦是如此。永明大师也是宗门巨匠,然其归心净土之赤诚唯佛能知。大师日课十万佛号,并叮嘱世人:“有禅无净土,十人九磋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近代宗门及教门巨匠圆瑛大师受永明禅师启发,自名三求堂主人。即所谓求福求慧求净土。显而易见,净土法门超胜于其它法门的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其实这样的认同亦可见于佛言祖语。据《像法决疑经》云:“像法一千年,坐禅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

在《大集经》中佛也曾教言:“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禅宗泰斗虚云大师也曾经说:“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顿,其中以念佛法门比较最为方便稳妥……”时值末法,五浊恶世,去圣时遥,我等众生根机陋劣,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实在望尘莫及难而又难;若依佛言祖训,放弃一切妄想执着,具真切信愿持佛名号,佛力自力兼而有之,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及自身信愿之力,往生西方,指日可待也!

经云:“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法无高下,应机者良。”净土一法,是阿弥陀佛为末法众生所施设的万病总持之阿伽陀药,专治末法众生一切烦恼心病,所以是无一机不契合,无一人不能修的特别法门。由此可言,末法众生实在是唯有选择净土法门来修持才是最契合的。

如来说法,千类万种,法法平等,无有高下。吾人凡夫,福薄德浅,断不敢对诸多法门谈高论低,说三道四,只期抛砖引玉。诸上善人但有一人真切信愿持佛名号者,吾人即堕拔舌地狱亦生欢喜赞叹心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推荐】念佛者得人天鬼神恭敬

一个念佛人为什么他的种性高贵?《无量寿经》说,念佛...

如不念佛,每日造作获罪无量

菩萨谓查母曰:汝何不勤勤念佛?答曰:因添儿孙,时常...

大安法师:述而不作话念佛

记者: 我们这些众生是迷惑颠倒、无明障重、有很多的...

中阴身阶段会更容易往生吗

问: 现在往往是事先没有准备,发现亡者断气之后才开...

大安法师: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一时

今生有幸,我们闻到了释迦的遗教,听闻到念佛法门,又...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

大安法师《执持佛号,秘诀神丹》

南无阿弥陀佛!诸位大德法师,诸位居士同修: 今晚我...

谤法五逆还能往生吗

问曰: 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

走出宿命的阴影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

走出做人的十大败局

一、不要拿自己去跟别人比较而贬低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推荐】世界500强高管对女儿的忠告

儿女们不久你们就要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这是一个漫...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

不能为了钱违背自己的良心

比如说有个要饭的,我给他钱,请问是你得的利益大,还...

楞严咒的功德

佛说《楞严经》,其因缘为阿难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

诸佛皆以慈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弥勒所问本愿经》 中,佛告诉阿难: 我在因地求道,...

修行法语

1、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他自己想要改变,所以你的目的就是...

阿赖耶识浅说

一、阿赖耶定义 梵语阿赖耶,华译为藏,有能藏、所藏...

六道轮回里,每个人都在进行这种比赛

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这次来台...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

忍气吞声但感觉心中难平,该如何调整

网友:法师好,弟子去年接触佛法以来感觉良好,直到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