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对外境贪执太大,压力和痛苦就随之而来

索达吉堪布  2015/01/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对外境贪执太大,压力和痛苦就随之而来

一份资料显示:中国上班族的压力高居全球第一,中国过劳死人数也高居世界第一,每年有60万人因劳累过度而死亡。

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罹患精神障碍疾病。该杂志估计,中国罹患抑郁障碍的人为6100万。

为什么中国人压力过大、精神不健康?说到底,就是对外境贪执太大。我们的心总是不满足,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马上要拥有,甚至还想超过别人,这个时候,压力和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有时候想想,众生确实很可怜。每次到熙熙攘攘的大城市,我总有到了蚂蚁窝的感觉,触目所及,所有人都在为自我而奔波——我要快乐、我要成功、我要……很少有人想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可想而知,以这样的心态去奔波,怎么可能不痛苦?

美国摇滚巨星“猫王”说:“尽管什么都尝试过,可是我还是不满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佛经中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求得不成,发生热恼。”所以,贪执越大,痛苦越大,这就是无欺的缘起。

聊以自慰的是,在这方面,我还算可以。一直以来,自己对物质没有太多希求,不管到哪里,除了买几本书,就没有特别想买的了。我并不是炫耀自己修行有多好,一方面这出于天性,同时也与我的身份有关——作为出家人,本来就不需要太多。

既然痛苦源自对外境的贪执,要想远离痛苦,就必须对治贪执。在此过程中,光说不练是不行的,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就像一个病人,光是说治病没有用,必须切实对症下药。

最近,记者逢人便问:“你幸福吗?”我觉得这种调查意义不大,因为它没有后续的实际行动。

由于长期的串习,要断除对外境的贪执,必须下一番苦工。以在座各位而言,今天听一堂演讲远远不够,下来以后,还要阅读相关书籍并且深入思维其中的道理。

前段时间,有记者在微博上问我:“你幸福吗?”我回答:“幸福。”记者又问:“你为什么幸福?”我说:“因为我有满足之心。”

这是事实,如果一个人内心有了满足感,即使外在不尽如意,照样会非常幸福。

美国盲人作家海伦·凯勒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就是最幸福的人。”

在座各位一年365天都有光明,可因为不知满足,并不觉得多么幸福。或许有一天自己双目失明了,那时才体会到:原来,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是多么幸福啊!

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因反抗种族歧视而坐牢27年,他在回忆录中说:“坐牢的时候,每天晒半小时太阳,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对我们来说,晒半个小时太阳算什么?只要愿意,天天晒太阳都没问题。因此,对比曼德拉的狱中生活,我们就知道现在有多么幸福。

可惜的是,我们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没病时不觉得什么,一旦卧床不起,才意识到:以前没病时多幸福啊,可惜那时没有珍惜!现在和家人相处时觉得很平常,一旦失去了家人,才醒悟过来:从前阖家团聚时多么快乐啊,那时却没有珍惜!

对智者来说,无需在外境上得到什么,有了一颗随缘知足的心,再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能活出幸福和自在。

我看过《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一书。书中说,塔莎奶奶住在乡间的农庄,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自己纺线、织布、缝制衣服,过着朴素的田园生活,她的幸福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住山的修行人,这位隐士的幸福也是常人望尘莫及的。他在深山里盖了一间茅棚,除了一点干粮和一两套换洗的衣服,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由于无需担心被窃,他已经二十多年没锁过门了。在远离尘俗喧嚣的深山里,他每天以诵经、禅修度日。

有一次我去探访他,刚到茅棚前我就陶醉了:头顶是蓝天白云,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森林,不远处,小溪在潺潺地流淌,到处是鸟语花香,自己似乎置身世外桃源,一切烦恼和不快都了无踪迹。

所以,只要我们平息了贪欲,对现有的一切有满足感,当下就能拥有幸福。对这个道理,有许多精辟的阐述。莲池大师曾说:“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佛经中也说过:“无欲无求,身心自在。”

相反,如果总不满足于现状,就很难免于痛苦了。有些人月薪2000元,看到别人月薪3000元,马上产生不平衡:“为什么他挣得比我多?不行,我一定要超过他!”攀比心一产生,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

佛陀认为,一个人要想获得财富,应当学会一门技艺,作...

男女之情让我们脱离不了轮回的苦海

世间最让人流连痴迷、割舍不下的就是男女痴情。男欢女...

晚清巨商王炽的「商道」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

痛苦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邪淫对身体和事业的伤害

了解到网络大量黄色信息泛滥,笔者感到非常心痛,希望...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

世界上有一种常开不败的花,那就是微笑之花,它不分四...

星云大师《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2》

各位同学: 记得上周讲佛教青年成功立业之道,我曾提...

矜哀三界,出兴于世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众生,彻见本来真...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感到痛苦

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善良的人还会经...

真正的敌人仇人就是自己

人都有我执我爱,为了遣除自己的饥渴,为了治疗自身的...

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

谁偷了摩尼宝珠

一位威仪庠序的比丘沿路托钵,来到穿珠师的家门口,技...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

人生到底为什么而活

问: 人生究竟为什么活著?佛教如何说法? 答: 此名...

学佛者应从恭敬三宝开始

学佛者当从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对出家师父。为说明此事...

见月律师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时,有见月律师,传三昧老人衣钵,继主千华(...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圣严法师《沟通的方法》

人是群体的动物,不可能离群索居,除非你想成为与世界...

【推荐】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负教育子女责任,今我寄旅京华,...

《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