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2015/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活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斯福。”

——《贤愚因缘经》

(二)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

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三)孝即顺,即承顺无违。

善事父母为孝。孝即顺也。

——《菩萨戒义疏》

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四)恭事父母,不染胎藏垢秽而生。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不染胎藏垢秽而生。何等为十?一者修治如来形像。二者严饰破故塔庙。三者妙香涂治如来宝塔。四者以妙香水洗沐佛像。五者泥饰涂补扫除溅洒如来塔地。六者恭事父母。七者恭事轨范之师及亲教师同梵行等。八者虽复如是无所悕望。九者即以如是所有善根而用回向。愿以此善普令一切有情不染胎藏垢秽而生。十者深心志固。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得不染胎藏垢秽而生。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五)孝养父母,速生天上。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

——《杂宝藏经》

(六) 净业三福,孝养为首。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七)亲离尘垢,方为真孝。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

罗刹女的故事

佛陀时代中的罗刹女,专门喜欢吃人家的小孩,一群失去...

益西彭措堪布:阿弥陀佛的十二光明

前言 了解阿弥陀佛的光明,对于修持净土法门非常重要。...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

堕胎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堕胎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个很麻烦的问题。你要是...

家人不信佛,可以以他们的名义做功德回向吗

问: 家里人不信佛,也不学修,弟子经常以他们的名义...

我们都会变老

朋友介绍我看《桃姐》,是一部残酷和温暖交织的电影。...

如何劝临终亲人发愿往生

一、直接问你心里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问病重的亲人你心...

孩子成长遭遇的6大矛盾家教

有一位教育工作者说,如今孩子们在成长中承受着许多矛...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

天竺十二祖马鸣菩萨

今天要讲的这位祖师是西元一世纪时期的中天竺国人,人...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

播种福田的两种善巧方法

我们要不断播种福田,以后才能有福报,这就是因果。现...

大安法师:如何拯救已过世的父母

问: 师父,我有个问题,就是对我们已经过世的父母。...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

入禅之门第一讲:什么是禅

今天讲第一个题目:禅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禅。这是个...

星云大师《青年之病》

各位同学: 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新建的西来泉挡土墙工...

把自己的慈心点亮

我们如果要净化社会,必须要先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