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星云大师  2018/07/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除了有形的房屋外,身心要住在那里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住在那里?’为了‘住’的问题,有的人一生劳碌,希望买得一间房子安住;有的人不断搬家,也是希望找到好房子居住。其实,就是有好的房屋,好的房间,你如果不安心,无论华厦美屋,或是洋房别墅,一样的不快乐。

身心不得安住,是人生苦恼的根源,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的:‘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身心不安,让你觉得不对劲、不完美、不圆满,所以昔日有禅宗二祖慧可翻山越岭,拜谒达摩祖师,只求为其安心。吾人所以不能安顿身心,也是因为错把身心住在人我是非忧虑苦恼中,住在患得患失比较中,住在无止贪欲中,住在颠倒恐惧中。所以,除了有形的房屋外,你的身心要住在那里?有四点参考:

第一、安住在发心上: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佛教的百千法门中,‘发心’最为重要。发心就是开发心地,发心就是开发自己。发心,就会有方法迎刃而解;发心,就会有力量勇敢承担。我发心作务、发心工作、发心修持,发心利人,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发心,言行一定诚意;发心,内在不愧不怍。

第二、安住在道念上:每一个人都要有道德的观念,所谓‘道德的观念’就是自觉要认真工作、要精勤修持、要热心助人、要为公无私等等信念想法,对自己有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要求态度。古人有云:‘能知隐晦心常泰,不恋繁华性自真’,自知隐晦,心里就能泰然;不为虚华,本性就会现前。‘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就是安住在慈悲法喜、真理满足的道念之中。

第三、安住在学习上: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将学习视为生活中的乐趣,你就能安住身心。所以,前人有云:‘活到老,学到老’,政府也鼓励大家 ‘终身学习’。胡适先生说:‘为学有如金字塔,要能广博要能高。’佛门也有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世间法要学习,佛法要学习,应用技能也要学习,你遍学一切法,还怕身心不能安住吗?

第四、安住在体谅上:体谅,是将矛盾、冲突归于平静祥和的润滑剂。体谅,是一种宽容、是一种涵养、是一种气度、是一种真心。人与人相处,能宽容别人的得失,是非对错,也能包容他、体谅他。有言:‘海不辞水为同事,水不辞海德具尊’。建立这种体谅包容、互尊互重的互动关系,容纳别人、接受别人,还怕身心不能和谐平衡?

‘身定,则无环境的束缚;心空,则无烦恼的障碍’。身心安住是圆满生命、拥有快乐的关键。将身心安住在所谓发心、道念、学习、体谅上,必定能获得身心的自在。

所以,身心要安住在那里呢?

第一、安住在发心上。

第二、安住在道念上。

第三、安住在学习上。

第四、安住在体谅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

闲旷俗心,寂定炼金

真正要把这个暇满的人生,闲旷的心胸,去修行一个生命...

宠辱谁能不动心

宠,是得意的总表相。辱,是失意的总代号。当一个人在...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心为万法之根源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不动心才是真修行

某处闹着灾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尽些济助之心,因...

【推荐】制心一处,才能无事不办

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花香一篇,说到:庭院中百...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星云法师《如何增长福报》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星云大师《谈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刚才承蒙唐教授介绍,并且多溢...

把一切想法都归到念佛当中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要琢磨,啊,我下...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

家有逆子,往生还有希望吗

问: 师父慈悲开示,弟子求生的心极切,厌离心也很强...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

参禅会出现的三种习气障碍

你在参的时候,过去的种种习气烦恼,就会在身心中翻出...

鞋匠变国王

有位国王每天听取大臣们报告政务,处理各项国事,忙碌...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

大寂法师:明白自己今世贫穷或富有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人会出生在贫穷人家,有的人会生长在富贵人...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