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净界法师  2018/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这个“牒”字,就把阿难尊者他所执着的相貌,把它“牒”,就是很明白地先指出来。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

前面阿难尊者是引用佛陀两段的开示: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但是以下的经文真正引用的是下面那一段,就是,因为有种种的果报诸法的刺激,所以就使令我种种善恶心念产生。所以,我的心在哪里,那看哪一个境来刺激我;谁刺激我,我的心就在那里。

这个就是他引用的第二段,“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我的心跟哪一个境:我在听声音的时候,我的心就在声音当中;我在看花的时候,我的心就在花当中。就是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佛陀的破斥。正破,破无体跟破有体。看破这一念心无自体。

是心无体,则无所合。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你说是由法生故而种种心生,所以你的心的处所是不决定的,变来变去的。佛陀就分成两种情况:第一个,它是没有自体的;第二个,有自体的。

先看没有自体的。如果我们这一念心是没有自体的,我们讲离尘无体,离开了这一念境,它的体就不存在了。这样讲,就是没有所谓的合不合了。它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没有处所,它只是一个虚妄的影像。一个虚妄的影像,怎么能够跟外境相合呢?

如果你说这个心是没有自体的,只是一个影像能够跟外境相合,那这样讲的话,这个十九界就可以跟第七尘相合。佛法没有所谓第十九界,只有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佛法是讲六尘,没有第七尘。那就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去跟一个不存在的东西相合,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你心是没有体的。这个“是心无体”,其实答案就出来了。佛陀告诉我们“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佛陀的意思就是在讲这个心无自体,它是缘生缘灭,是这个道理。

没有自体,不是说没有作用。我希望大家“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空掉它的自体,即假是因缘,它有它的刹那刹那的生灭作用,所以即空、即假、即中。比如说有人告诉你,诶,你这个人很好啊!“你这个人很好”,这是一个境,来刺激你的时候,你很欢喜。有人说“你这个人很糟糕”,你产生瞋心。

“你这个人很好”,我们的心是去攀缘“你这个人很好”的音声才产生欢喜心。当你这个话忘掉的时候,你这个欢喜心就消失了,它离开尘境没有自体的,它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当你看到你这一念心是没有根源的,没有自体,只是一个缘生缘灭的影像,这个时候你再来看人生,真的是一场梦。就像古人说的: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所以古人讲的人生几十年,其实就是一场梦,如梦如幻。当然佛陀在破的时候,是破那个妄的自体,但是这个梦不表示它没有作用。

我们要借假修真,我们到时候还是要这个念头去修行,只是说我们知道妄想没有自体,我们不随它转。你这个时候是菩萨的愿力,发自内心做你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想做的事,从一种情绪化的心态变成一种菩萨的愿力。这个愿力不是外境刺激的,是发自内心的,称性起修。这一点不一样。我们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还是会起烦恼,跟我们一样,还是所有的烦恼都没有减少,但是他不会随烦恼而转,差别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是心无体”,这句话大家好好参一参。这一念心,离开了六尘找不到它的自体,它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是这个道理。

《楞严经》的重点只有四个字,就是要我们“回光返照”。每一个念头起来,回光返照:这一念心是哪里来的?如果这一念心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一念心你要舍掉;如果你这一念心是你的愿力产生的,那你这一念心你要顺从它,它怎么样想,你就怎么做,你要产生行动。判定方式就是问一句话,经常要问一句话——“你从哪里来”,你要经常问这句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法是心法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发现了人生规律...

哪里能找得到「我」呢

佛陀成道后,开示世间万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呆若木鸡的精神

佛陀教化世人的方法很多,所以有御马的说法。在《杂阿...

佛与提婆达多过去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罗阅祇耆阇崛山弘法时,身患风疾,医王祇...

济群法师:在浮躁时代中寻找调心之道

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种浮躁表现在...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

不要用佛法来换取利养

甚至,如果依靠传法而谋取利养,那就成了印度单巴仁波...

打妄想就会把过去的业给牵动起来

当业力跟妄想结合的时候,人生无解,真的无解!其实人...

生命的形式绝不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这些

一般情况下,大家忙着用功,很少听到一些神奇古怪的事...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

应本着怎样的心念来为人处世

近年来,由于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偏差,...

佛说真吉祥

过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恒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尼...

阿弥陀佛临终接引,这是自力法门没有的

在通途教理当中,你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

镜子老师

徒弟擦一面镜子,边擦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

亲人之间不欠四种账

每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家...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学佛者,可以把烦恼减少一点

人生烦恼的事真的很多,不过,我们学佛者,可以把烦恼...

有一种悲伤来自于嫉妒

从前有一个大财主,他老年得子,只是这孩子从来是只会...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结夏安居的意义与供养安居僧的功德

何为结夏安居? 在印度,夏季的雨季长达三个月,佛陀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