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说真吉祥

2011/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过去,在王舍城耆崛山南麓、恒河岸边,住着一位名叫尼揵的外道修行人,他不仅年高望重,博学多闻,更具足五种神通,通晓古今之事。尼揵门下有五百位弟子,在他的调教下,个个也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晓星象、民情,并且擅长占卜吉凶祸福等事。一天,弟子们相约至恒河边讨论各国的吉祥物,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辩不已,最后还是无法得到结论,于是决定向他们的师父请益。

弟子们来到师父的住所,行礼后即合掌请示:‘弟子从师学道已久,虽已无所不通,但仍不知什么才是各国人民所认为最吉祥的东西?’尼揵梵志回答:‘你们问得很好!南阎浮提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小国,各国都有其所珍视的吉祥物:有的是金、银,有的是水晶、琉璃、明月神珠、象、马、车舆、玉女、珊瑚、凤凰、孔雀,也有以日月星辰图案为装饰的宝瓶。这些都是各国人民所喜爱的吉祥物,如果你们看到这些东西,一定要加以赞叹,因为这些都是吉祥的感应,也是国家祥瑞的标帜。’

弟子接着请示:‘请问师父,世上还有没有更特殊的吉祥物,有助于我们的生命,死后能够往生天界?’尼揵梵志回答:‘自创教以来,从来没听说有这样的祥瑞之物,典籍上也没有记载。’弟子告诉师父:‘听说有一位释迦族人出家修行,六年苦修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思惟,并于定中降魔得道,证得天眼、宿命、漏尽三达智,也许他所知更为渊博,我们何不去请教他,师父您觉得呢?’

于是师徒一行五百余人,跋山涉水来到佛陀的住所,至诚顶礼后即长跪合掌,向佛请示:‘请问世尊,各国都有其代表的吉祥瑞物,当中不外乎金、银、水晶、琉璃……,不知世上还有比这些更为殊胜的吗?’佛陀回答:‘诚如你们所说,这些都只是世间吉祥之物,人们认为拥有它即能获得吉祥;反之,则会招致祸殃,但这些都无法究竟救度众人之苦。我知道有一吉祥妙法,若能依之修持,则能永离三界轮回之苦,证得清净解脱涅槃。’于是世尊为大众说了一首偈子: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有梵志道士,

来问何吉祥?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

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亦不从天人,

希望求侥幸,亦不祷神祠,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承贞正,

是为最吉祥。去恶从就善,避酒知自节,

不淫于女色,是为最吉祥。多闻如戒行,

法律精进学,修己无所争,是为最吉祥。

居孝事父母,治家养妻子,不为空乏行,

是为最吉祥。不慢不自大,知足念反覆,

以时诵习经,是为最吉祥。所闻常欲忍,

乐欲见沙门,每讲辄听受,是为最吉祥。

持斋修梵行,常欲见贤明,依附明智者,

是为最吉祥。已信有道德,正意向无疑,

欲脱三恶道,是为最吉祥。等心行布施,

奉诸得道者,亦敬诸天人,是为最吉祥。

常欲离贪淫,遇痴嗔恚意,能习成道见,

是为最吉祥。若以弃非务,能勤修道用,

常事于可事,是为最吉祥。一切为天下,

建立大慈意,修人安众生,是为最吉祥。

智者居世间,常习吉祥行,自致成慧见,是为最吉祥。’

尼揵师徒听了佛陀开示的偈语后,心开意解,法喜充满,于是至诚顶礼佛陀,并且说道:‘这真是世间稀有的无上妙法!我们长久以来为烦恼、执着所覆蔽,没有因缘听闻如此殊胜之法,恳请世尊慈愍救度,我等愿皈依世尊座下,出家修行。’佛陀赞叹大众的发心,并且说道:‘善来比丘!’尼揵师徒即现清净比丘相,精进修持禅定,不久即证阿罗汉果。而其他在场的听众,也都领悟佛法大意,获得正法眼藏。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四》

省思

什么是真吉祥?真正的吉祥不是向外攀求,而是在这念心中,因为善念是天堂,心地光明是净土,这念心才是真正安身立命之所。然而世人长迷,不在因上努力,反而汲汲营营追逐外在的空花水月,徒增苦恼。众生若能乐信正法,受持五戒、十善,并且归于中道实相,那才是真正的富贵与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过年宴请宾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恶吃亏,而人人做吃亏之事。世人皆畏堕...

蛇爬进家是否不吉利呢

问: 仁达大师:您好!我从07年就开始关注正觉寺的每...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

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睡觉的诀窍

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之后,晚上入睡时,姿势应像佛陀...

佛说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心地的耕耘

秋天,来稻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农人聚集,庆祝丰收,...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七炉煮水的故事

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

圣严法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我说我回到美国,回到台湾,却不知道向何处是回?又向...

【推荐】弥陀经中「一心不乱」与「系念不乱」

智者大师这样的一个天台宗的祖师,号称后释迦,临终的...

《大吉祥经》中的38种吉祥事

根据《大吉祥经》的义注:古印度曾发生了关于什么是吉...

念佛最保险

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的力用,能有什么力量,能有什...

不要逃避压力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

十件事会吓跑快乐之神

快乐之神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因为有十件事会吓跑它。...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