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2018/09/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正知因果才能获得大吉祥

有种子为因,就会有果报,不是吉祥之力使然,因此不应该执着吉祥之相。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我曾经听闻,有一位比丘到居士家,当时这位居士正嚼着杨柳枝漱口,又拿着牛黄涂在额头,将吹贝戴在头顶,高高举起握着毗勒果的手,放在额头上表达恭敬。比丘见到这个情景,便问这名居士:“是什么样的理由让你这么做?”

居士回答:“我在做吉祥之相的妆扮。”

比丘问道:“你妆扮吉祥之相,有什么样的福报和好处?”

居士回答:“有很大的功德,您现在可以试试看!听说吉祥之相,能让应该死的人不死,应受鞭打系缚的人,可以获得解脱。”

比丘微笑说道:“如果吉祥之相真的可带来这样的福报和好处,实在是极大的善事!但是,这样的吉祥之相是基于什么样的缘由,又是从何处得知?”

居士回答:“这个牛黄出自于牛的心肺之间。”

比丘问道:“如果牛黄真的能带来吉祥之事,为什么这头牛被人用绳子穿过鼻子绑着去耕田,并被人乘骑,承受种种鞭挞锥刺之苦,即使饥渴疲累,却仍然必须不断地耕种不能休息?”

居士回答:“确实如此。”

比丘问道:“那头牛有牛黄尚且无法自救,依然必须承受这些苦难,如何能够让你获得吉祥?”随即说偈:

“牛黄全在心,不能自救护,况汝磨少许,以涂额皮上,

云何能拥护?汝宜善观察。”

当时这名居士思惟很久,沉默无法回应。

比丘又问:“这个东西名称为何?白的像雪团一般,要以水浸泡,才能吹出声音。是从哪里得到的?”

居士回答:“这个东西称为贝壳,从大海获得。”

比丘问:“你是说这个贝壳,是从大海中取得,放置于陆地上,历经长时间太阳曝晒之苦,最后才死亡吗?”

居士回答:“确实如此。”

比丘告诉居士:“这个贝壳不吉祥。”并且立即说偈:

“彼虫贝俱生,昼夜在贝中,及其虫死时,贝不能救护,

况今汝暂捉,而能为吉事?善哉如此事,汝今应分别,

汝今何故尔,行于痴道路?”

此时,居士低着头默然思考,无法回答。比丘心想:“这位居士似乎想从我说的道理中,有所领悟,我现在应该问问他。”

比丘问这名居士:“世间人取名为欢喜丸,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居士回答:“就是毗勒果。”

比丘告诉居士:“毗勒果是长在树上的果实,人们采收时,会以石头敲打,让果实连同树枝一起掉落在地上。因此为了取得毗勒果,让这棵树及枝叶同时毁坏,掉落地面,是这样子吗?”

居士回答:“的确是如此。”

比丘对居士说道:“如果事实真是如此,你怎么可能因为握着毗勒果,却奢望获得吉祥?”比丘随即说偈:

“此果依树生,不能自全护,有人扑取时,枝叶随殒落,

又采用作薪,干则用然火。彼不能自救,云何能护汝?”

当时,这位居士面对比丘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无法回应。于是,禀白比丘:“大德!如您刚才所说,确实都没有吉祥之相。我心中有诸多疑惑,愿比丘为我一一解说。”

比丘回答道:“一切世间所有见解,都有它发生的因缘本末。”并且立刻说明:“过去初劫的时候,一切众生都是离欲的,后来贪欲享乐的事兴起,人们为了离欲,就进入深林中。但其中喜欢欲乐的,就又返家,并宣说道:‘无欲、无妻子的人,无法生到天上。’由于很多人这么说,就误以为这种说法是真的,也因为相信这些话,盲目地追求、迎娶妻妇。欲乐之事愈来愈普遍后,大家相互影响,开始妆扮自己,更互相说谎惑乱,于是逐渐生起憍慢之心。

而憍慢心强烈的人,为了合理自己妆扮自身的行为,因此伪造了这本吉书。每当被他人讥笑呵责说:‘为何要像妇女一样,这样妆扮自己?’这些人就谎称:‘我是为了能够带来吉祥之事,不是为妆扮自己,而牛黄、螺贝、毗勒果等,都是庄严的器具。’因为这个缘故,吉祥事的说法便逐渐扩大。所有的一切起因,都是为了追求妻妇而做种种装饰,憍慢没有智慧之人,就以为这一切真的是吉祥之事。”

此时,居士听闻比丘的说明之后,大为感动,便说道:“人应当亲近善友,赞叹殊胜的大丈夫;因为殊胜的大丈夫,善能分别好坏,因此在世界中应当柔软和顺。佛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不求于长处或短处,也不心存胜负,所说的法都是有因有缘,事事都有它的缘起。我现在也了解了,福业都是吉祥,恶业中没有吉祥事,所有吉祥与不吉祥的事,都从因缘果报而生。”

这时,比丘赞叹居士:“很好!很好!你是善丈夫,你善能知晓正道啊!”并且提到:“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从业缘而有。所以有智慧的人,都应当远离恶业,远离邪恶才能获得吉祥,精勤修行善业,就像是种田的农夫,把种子放置在良好肥沃的土地上,如果能不种下恶的种子,便能获得良善的果报,这才是真正的吉祥。”

为什么我要说这件事呢?大众应当精勤听闻佛陀所说的法要,因为听经闻法,才能灭除愚痴,让这念心能够真正分辨是非善恶。

典故摘自:《大庄严论经·卷第十·六○》

省思:

愚痴之人为满足私欲,妄编理由,错谬因果,甚而“一盲引众盲,相偕入火坑。”智慧暗钝的少智之人,无法分辨是非善恶,以讹传讹,本想求得吉祥,反而招致灾祸,甚至造作恶业。

今日我们得闻正法,应当把握因缘,精进用功,以佛法的真理,除去无明烦恼,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让本具的清净智慧时时现前,就是真正最大的吉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发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

【推荐】因地时有菩提心的摄持,所以每个法都坚固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神通为何不能保人平安

有一信众问我:听说佛陀的弟子大目犍连是被外道杀害的...

逃不掉的因果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

在每个修行的层次里都要取舍因果

佛讲,众生有三种根器:有求佛果的,有求解脱的,有求...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

至诚供佛斋僧,种下殊胜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时,当时城中有一位长...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五百商人念佛得救

过去,有五百商人乘着一艘大船出海寻找奇珍异宝。一日...

无常不是说着玩的,要正确去面对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七天的时间,转瞬之间就过去...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在欲望面前,人的智商会降低

财跟色这两种欲望当中,哪一种欲望最厉害?大家深有体...

哪个法门消业障效果最好呀

问: 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

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梦,幻质非坚;不凭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贪瞋痴是一切恶果的罪魁祸首

佛教认为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贪瞋痴是人...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

真正的快乐不是在外面

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知足常乐。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

常律法师:修持药师法门的感应实例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