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 - 中国校园网

发毒誓的果报

2011/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些妇女出家后,深感过去的各种欲念、邪思乱想依然强盛。她们便结伴向一个叫作微妙比丘尼的尼姑请教。

微妙比丘尼回答道:人的贪欲念头和行为就如山泽之中的烈火一样,蔓延燃烧,越烧越猛,受到它的伤害也就更多了……

接着微妙比丘尼讲了她的故事:在微妙比丘尼的前世,她曾经是一个有钱人的大夫人。虽然先生富有,可是大夫人自己却无儿女。后来有钱人又娶了一个二夫人,生了一个小男孩。大夫人因为嫉妒心很强,越想越不自在,于是,由妒生恨,由恨生出歹念,就把那一位小男孩暗地里杀死了。儿死之后,二夫人哭的昏死过几次,遂知道这是大夫人的妒嫉所害。大夫人抵死不认,发毒誓道:如果我杀了你的儿子,我丈夫会被毒蛇咬死,儿子便被水淹死,被狼咬死,而且还要自己吃自己儿子的肉,自己被活埋,父母在家中被火烧死。

大夫人死后,下一世仍然转生为女子,便是这一世的微妙比丘尼。上一世所做的恶业与所发的毒誓在这一世应验报应了。

在这一世,大夫人转生的微妙出生长在一个种姓高贵的家庭中,容貌美丽,成年后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又聪明多才的青年,并且有了一个孩子。后来,公婆也相继去世。到微妙怀第二胎时,微妙跟丈夫讲:我现在有孕在身,产期快到了,这里又没有婆母料理,我得回娘家去,比较安全些。丈夫说:可以,于是夫妻二人收拾动身,带上大孩子走在回娘家的路上。半路上,微妙就生了孩子,孩子出生污秽满地,血腥味召来毒蛇,咬死了丈夫。微妙无奈,只好强忍悲痛,身背大孩子,怀抱婴儿向前行。走着走着,一条大河横在旷无人烟的半道上,河水猛涨,挡住去路。微妙放大儿在河边,抱婴儿过河。放下婴儿来背大孩子时,大儿子他自己便跳下水来迎接妈妈,这时,一个浪头打过来,大儿子便被河水冲走,淹死了。回头又去看婴儿时,婴儿已被狼吃掉了。

微妙失去孩子,悲痛欲绝,无奈孤身投奔娘家。谁知娘家失火,全家都被烧死,无一生还。微妙不得已改嫁。一夜丈夫酗酒大醉后回家,微妙因刚生产,不能前去开门。丈夫便发酒疯破门而入,将刚出生的儿子摔死,然后以酥油煎烤逼她吃下,微妙不开口,他便将微妙往死里打,无可奈何,只好吃下。微妙事后越想越觉辛酸,不久便逃到一个叫波罗奈的国家,在波罗奈城外,靠在路旁树下休息。

当时这个国家有位很有权势的长者,他的儿媳不幸亡故,儿子时时到城外祭奠亡妇,这一天恰巧发现了微妙,便问是哪儿的人,微妙便把她的一切遭遇告诉了他。他十分同情微妙。没过多久,微妙再次和他结为夫妻,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长者的儿子便得了重病去世。按波奈罗国的风俗,微妙必须陪葬,如是,微妙便成了陪葬品,被一起埋入土中。夜里有一伙盗墓贼挖开坟墓,微妙便得救了。这盗贼头子见微妙长的端正,便娶其为妻,时隔不久,这盗贼首领被捕获砍头,他手下的贼众又依民俗,将微妙第二次陪葬,奇怪的是,三天以后,有野狗豺狼来挖坟吃尸,微妙再次得救了。

历经这一系列苦难,微妙发誓要到释迦牟尼佛处出家。于是便找到释迦牟尼佛,哭诉所发生的一切,并忏悔过去所有的罪业,希望得到佛陀的怜悯,出家修炼。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同意后,微妙便剃发出家,精進修炼,吃了许多苦,终于修得了罗汉果位,知道了自己前世的罪过。

这样微妙比丘尼便把自己的前世今生的经历全部说给了女尼们听,女尼们听后人人心中战悚不已,知道了贪欲如同星火燎原一样,如不早早熄灭,酿成的果报则不堪言说,凡未闻正法的众生,如同生活在愁苦的牢狱一般。女尼们从此齐心努力,更加精進的修炼。

读完微妙比丘尼的故事,真让人觉得报应与毒誓的可怕。想想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明明自己做了坏事,不但不承认,反而要发毒誓证明自己的“清白”。人做恶事,就会造下业力并最终遭报,如果确无其事,自然没有那个业力,不会遭报;如果是想通过发毒誓的方式,掩盖自己的过错,到头来可能就要依毒誓之所言一一承受。有人说发誓只是一个形式问题,其实不是。人发的毒誓也就成了自己的选择,自己选择在未来要以这种形式遭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福增长者的出家因缘

佛陀住世时,王舍城中有位长者,名为福增,已年过百岁...

一位长者的邪淫报应与忏悔

很早就想写这一篇忏悔文,一是自己文字表述能力特差,...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推荐】倾尽身心弘扬因果轮回观念

我们在这个时代,真的要非常有正气地、有根据地把这个...

贪污慈善捐款会有什么果报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改命需先认命

有一头牛在田里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头的时候,看...

知足

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

佛说不敬、非议或辱骂老师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木鱼的由来

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

拜佛有三层意义

一般人拜佛,多为追求财势名位及健康等利益,但是,有...

传喜法师简介与出家因缘

传喜法师简介 释净庆,字号传喜,一九六七年生于上海...

禅定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

禅定的功夫对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自性具足着一...

窦禹钧大积阴德,五子登科享高寿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

宣化上人:念经的好处

念经有什么好处呢?念经啊,没有好处!念这个经,要费...

节俭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发人深省的故事:北京市一对年轻的父母...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星云大师《佛教的主观与客观》

第一篇 十八界--心物结合的世间 壹前言 佛陀将宇宙万...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皇帝与佛教 雍正自幼喜读佛典,广交僧衲,深通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