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净慧法师  2016/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

我们在生活修行中会遇到种种障缘和阻挠,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达摩祖师说:“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

逆境都不过是历劫业因种子的现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余的,我们要抱着逢苦不忧、体冤进道、逆来顺受的心态,用同情心和怜悯心善待对方,加强自我修养,以德报怨,化解烦恼和敌意,这样就能减少许多烦恼,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罗蜜。

达摩大师说:“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凡事随遇而安,知足常乐,就能将忧喜置之度外,洒脱自在地生活。

一戒律包括止恶和修善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一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该止的不止是犯戒;该做的不做也是犯戒。 “诸恶莫作” 做到了,“众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够,那还没有达到持戒的完整要求。

有人问赵州:“什么人是七佛师?”赵州答:“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赵州禅师对念佛法门的态度。我们同样如此,既“弘净土也弘禅”,既有禅七也有念佛七,把修行法门统一在禅的基础上,互相圆融,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如同水火不相容。

古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我们平常还能把握尺度,一旦发生争执就会口不择言,犯下妄言、绮语、恶口的过失。表面上只是一句话,实际上说一句好话,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说一句坏话,可以毁掉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

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我们要把一切众生都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看待,有慈悲心,有爱心,有护念的心,你比我好,我应该喜欢;你比我差,我应该帮助。互相关怀,休戚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人讲修行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于是放浪形骸,无视律仪,这是“狂禅”的一种表现。还有人修行只讲形式,吃斋叩头,不管心地是否清净,性格是否柔和,这仅是修行的一部分。修行是将身口意三业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起心动念。

《地藏经》讲:“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修行人要时刻把握当下一念,要让每一念都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照破它,不可随之迁流,起念不要紧,不觉悟就可怕。

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什么才是人生的大事呢

问: 人生一世,应该做一番大事业。您觉得什么是人生...

不穿袈裟的和尚--梁漱溟

梁漱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算是比较活跃且具有一定影响...

四十岁前为今生活,四十岁后为来世活

四十岁,人生中转站 人到了四十岁左右,一般是人生积...

不同思维,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双胞胎兄弟,不约而同...

人生将何去何从

一、人生何去何从 为什么皈依、受戒与修行有着紧密的联...

每个人的终极归宿,你了解多少呢

(一) 思维死决定会到来,我决定要死的,无有能退却者...

人生的十大恩

1、天地呵护之恩 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入禅之门第三讲:四祖禅法

今天的题目是道信大师之禅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国禅宗...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佛法解决人生三大问题

人生所要面对的有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对于每一个人来...

承事礼佛能得五种功德

【经典介绍】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

李连杰:佛教信仰推动我成立壹基金

前40年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我,现在做公众慈善,动机一...

凡事适可而止,把握好人生方向

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随着科技与物质文明的繁荣发展,现代人的物用生活愈来...

心直口快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人说话,心直口快,还爱强调:我这个人就是直肠子...

轮回

什么是轮回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

舍弃对家人亲友的执著

汉地古代有个员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特别孝顺,家中...

四种养生补血的干果

桑葚干 四种干果让你养生补血,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

佛法的修行,要有这九种心

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 二、因...

少欲知足,就少造了很多恶业

为什么佛告诉人,包括自己修行,要少欲知足?少欲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