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文库-中国校园网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妙莲老和尚  2017/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佛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么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继续,明天用不好,后天再努力,直到做好为止。什么时候才是做好呢?就是你身、口、意三业能与佛法相应,了无杂乱,日夜安详,心观佛、口念佛、身礼佛,能执持不忘,长期保持无间断才是好。

先谈身业,我们坐时要端身正坐,身不能朝前俯,也不可往后仰,腰要挺直、腿要盘方正,坐时就像一口大钟,稳稳当当的;头不要低昂歪斜,鼻对准胸膛,呼吸要畅通,要用鼻子呼吸,不可用口。又要注意!眼睛不要东张西望的,大约看前面三、四尺的地方;如果闭着眼睛容易昏沉,若精神好时是可以闭,但在想睡时一闭上眼睛就睡着了,所以睁开眼三、四分,看正前面不要看左右。

口业方面,不管大声念、中声念、小声念,抑或金刚念、默声念佛都好,只贵于“念念相继”不可间断!

在昏沉或散乱时应用大声念,所谓大声不是说叫你大喊大叫,而是念得响响亮亮、朗朗爽爽的,佛号盈满两耳;中声念是不高不沉;小声念也可以,这些方法都是功夫的调适,视自己精神气力如何来使用,能念得自如就好了。但在大众中就要随众,是有板有眼的;不可以人家慢你要抢快,人家快你要慢,没有转弯的地方,你又多一个弯子,那都不好,要大家异口同音才容易收摄身心,使身心静下来,不要妨碍了别人。

至于金刚念,就是只有唇舌在念而你旁边的人都听不到;若唇舌都不动,只在心中念,这叫默念。默声念并不是无声,因为虽是不出声,但自己心中念得字字分明,也听得明明白白,意中佛号也仍观得清清楚楚的。而无声念是一般懈懈怠怠的人,虽没有昏沉,但却就是心不在焉,停下来不念了;因为你心中没有念佛了,而是在打妄想,那不但见不到佛,而且会随着你的妄想升沉。至于默念虽然是无声,但你要是念得相应的话,那是“无声声如雷”;你若散乱心,虽大喊大叫“口念弥陀心散乱”,那是“喉咙喊破也徒然”啊!那样念法今世是没法相应的,只种来世善根罢了。

如何使意业相应?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要注意,把当下的这句佛号念得清清楚楚、字字明明白白;就这样百念千念万念,中间若有一句散了、走了,不要理它,你再相续无间的念。如此念佛时间久了,必能念得身心自在,不昏沉又不散乱,那功夫已经上路了、相应了,相应时是“一念相应一念佛”,佛功德不可思量,请大家在这地方好好用心。每一声都是这样念,能如此念,每一声佛号三千大千世界都能听到;声音可遍三千大千世界,这功德是如何的大啊!不,不算大,若能“念念相应念念佛”,则十方佛国所有佛都能听到,如此一声佛号,音遍法界,这功德才真的大啊!请大家至心念,若空过时间,太可惜、太可惜!

我们开眼看佛像再闭眼观像,那是观像念佛;我们眼睛睁开时看得清清楚楚,闭眼时也如同睁眼一样看得清清楚楚,这叫做“观”。现在我们是持念名号,那怎么样观呢?观就是观照,也就是注意、集中心力;现在观佛号就是指注意听念佛的声音,用耳根观听;如果口念着佛号心却没听到,让佛号跑掉没收摄回来,这就是没有观照、观听。闭眼看叫做观,所谓反观,念佛人将佛号音声听回来,这就是反闻观音,此是用耳根修法;声声佛号听回,此是忆佛念佛。圣号是弥陀佛,耳闻是观世音,忆念是大势至;如此念佛人是取西方三圣为所正观境,正念法应知。

这句佛号是从那来的呢?是从心中来,如涌泉一般由心中自然源源不绝的涌上来。俗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佛号是由心中自然而来,永远没有尽的时候,你一念,它自然就来了。好像井水,你不取用,它不会溢出来;你用它,它也不会干枯的。

“取之不尽”是自性中佛,“用之不竭”是这句佛号的音声可以永远传遍十方;以科学家的证明来说,事实也是传遍十方。如何说呢?就是“指动太平洋”,你把指头朝太平洋一插就有浪的波动延伸出去,由东岸一直延伸到西岸,虽小小一个点的振动作用就可传遍整个太平洋。同样的道理,我们念佛时,弥陀佛的功德是证遍法界,所以这句佛号也是圆证法界,可说这句圣号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圣号。所以我们在念佛堂里念佛,不只是佛堂里的人才听得到,而是在其它世界也都听得到。佛证遍法界,则十方诸佛皆能听到我在这里的念佛声。

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不到其它地方传来的念佛声呢?因凡夫的耳根所听有限,这就好像聋子,当然是听不到打雷声音的;若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十方世界有什么微小音声听不到呢?而且六根圆通,则耳朵不但能听还能够看、能嗅,也能尝。我们现在不能六根互用,关键在那里呢?是因六根中塞满了六尘,尘不除尽如何能听啊!更重要的是,我们心都在散乱中,要不然就是昏沉愚痴。要使心不散乱,你就当注意听自己念佛的声音,这句佛号既由心中自然而来,所以还是自然而去。你就谛听当下这一句就好了,在这上面站住、钉住、稳下来,百念千念万念都是这个样子,千万不可大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

业力凡夫如何保证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庄...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念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居士敬问:念佛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黄老居士:就是用...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昌臻法师《净土是易行难信之法》

昌臻这一次回寺以后,早就想给大家谈一谈,可是因为病...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

惟贤长老《在家居士修行之次第》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你为什么又不高兴了

恶业的形成,有些是通过身体造作的。比如杀生,杀害的...

越能放下自己,你就越快乐

想悦己,你得先弄清楚究竟谁是你自己 也许你和我一样...

饮酒而不加节制,德行会越来越差

【莫饮过量之酒。】 这个莫字,就是劝我们这些事不可以...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

问: 学佛什么事能求什么事不能求?请师父开示。 能弘...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大师提倡的;但是人...

买物放生,病体痊愈

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他的朋友屠琴邬太守是钱塘人,...

你内心有德,求什么就有什么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走不回去的小和尚

某日,寺院要扩建殿堂,有一棵珍贵的银杏树需要移栽到...

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是何含义

问: 做梦会被梦境所转,这种情况怎样克服?就是佛来...

宣化上人:一切众生都是佛教徒

南传小乘的佛诞日和北传大乘的佛诞日,有所不同,但无...

九则佛门中常见的警策格言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根据丛林清规和各...

普陀山的和尚说普陀山的事儿--佛灵僧不灵

阿弥陀佛,诸位吉祥。 今天呢给大家说一个《佛灵僧不灵...